舞蹈除了可以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之外,还可以治病。在近日举行的浦江精神卫生论坛暨国际行为医学高峰研讨会上,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表示,近年来,以舞蹈为主的治疗方案被用作改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症状的干预措施,对患有帕金森病、痴呆和抑郁症的患者,已经显示出积极的结果。
2017年5月,舞动帕金森病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启动。在启动会上,马克莫里斯舞团舞动帕金森病项目总监DavidLeventhal带领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了一堂帕金森病舞动体验课程。众人围成一个圆圈,或是坐在椅子上,或是用手扶着椅子支撑身体,或是完全依靠自身站立着;随后,他们在富有中国元素的背景音乐中开始了对不同舞种的体验。有患者在参与过程中表示:“很多时候,当我想走路时,我并不知道该如何迈出第1步;然而,如果我把这个动作想象成舞蹈,好像就容易得多了。”
专家介绍,舞蹈可激活神经系统不同脑区,即通过身体姿态和行动方式的改变,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与其他锻炼形式相比,舞蹈同样有效且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对于需要精神康复的患者来说,舞动治疗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运动治疗方法。这种治疗加强了身心医学领域与以舞蹈动作治疗为代表的艺术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整合了心理学、创意舞动和神经科学等的新学科,经过不断发展成熟与壮大,正不断融合到主流医学领域中。
据悉,自2015年起,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亿派创造性艺术治疗学院在精神卫生领域针对精神疾患患者开展舞动治疗,在美国纽约布达特学院舞蹈治疗研究生学院项目总监JoanWittig副教授带领的临床示范中,许多临床医生,护士、治疗师感受到舞动治疗的神奇魅力。有观察者反馈:“一次舞动治疗可能比10次的谈话治疗带给病患的改变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