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有味道 人类的“第六味觉”
众所周知,舌表面分布的四种味蕾构成人的四大基本味觉,分别是:酸、甜、苦、咸。这里并不包括 辣味,因为它是经痛觉感受器传入的。2000年,德国科学家成功地从味蕾中分离出感受鲜味的氨基酸受体,被称为第五味觉。作为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钙有自己的味道吗?当矿泉水、苏打水、甚至自来水管里的水滑过口中时,那种甜丝丝的奇妙感觉是什么?为什么含钙量很高的蔬菜往往有特殊的苦味?动物实验中,应激的大鼠会在水和高钙液体之间选择后者,它们是如何探知钙的存在的?
答案在2008年被美国生物学家Michael G. Tordoff教授揭开。Tordoff教授的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在舌表面识别出了一种以往不为人所知的洋葱状味蕾,这种味蕾特异性地表达出对钙敏感的受体蛋白—CaSR,从而使机体感受到钙的味道。因此,钙味又被称为第六味觉。
味觉形成期 让孩子喜欢钙的味道
婴幼儿补钙,太甜不利于味蕾发育。随着健康知识普及,很多家长已有意识从小就给孩子补钙。为便于被接受,婴幼儿钙剂往往会做得很甜。但这种补钙方式并不可取,原因在于婴幼儿味蕾细胞很娇嫩,过重的甜味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使婴儿越来越拒绝接受其他食物,不利于健康。这种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延续到成年后,因喜欢甜食而引起肥胖和血糖、血脂紊乱等。
出生后4~6个月是味觉形成的关键期。从子宫内开始,味蕾细胞就已形成,出生后味觉功能逐步完善,约两岁发育成熟。不同阶段味觉的发育特点不尽相同,其中4~6个月是最关键时期,决定一个人成年后的饮食倾向。这个时期是婴儿乐于接受新味道,并有可能改变味觉偏好的窗口期。在此之前婴儿只有一种喜欢的味道即甜味,在此之后则转向高级味觉感受的形成。因此,在4~6个月的关键时期内,必须避免过多的甜味刺激,而应以淡味为主(比如母乳的味道),这能使婴儿更愿意尝试各种其他味道。在这一时期如果补充钙质,最好不要与甜味混合,因为甜味会掩盖钙本身的味道,使婴儿失去对钙的味觉偏好,反而更加强化对甜味的偏好。
婴幼儿味觉发发育特点:当婴儿在子宫里时,只对强烈味觉刺激有微弱的反应(如母亲进食大蒜或八角);1~4个月,对甜味有明显的偏好;4~6个月,味觉可塑性的窗口期,会对常接触的味道产生喜爱(即使是苦味);6~12个月,形成对食物材质和口感的偏好;1~2岁,形成味觉的心理体验,能通过食物的外形判断味道,同时倾向于拒绝任何新接触的味道。
早期强化钙味觉 养成良好饮食口味
钙的味道究竟是怎样的呢?Tordoff教授如此评价:“钙品尝起来就是钙味,它可能有一点苦,还有点酸,但这些都不是最准确的形容,因为钙味的受体是独立的,并非苦味和酸味受体的混合。”
不管怎样,客观地说钙在低浓度下味道尚可,但高浓度时并不是美好的味道。这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什么自然界钙如此丰富,但人们摄入量却常常达不到营养学家提出的标准。比如,含钙量高的蔬菜有甘蓝、芥菜和苦瓜等,但多数人不爱吃这些蔬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中品尝到了钙的味道。而根据味觉发育的特点,如果从一开始就毫不掩饰地让婴幼儿接触到钙本身的味道,将有助于形成对高钙食物的偏好,这远比外源性补充钙剂更为天然、有效。事实也证明,对于那些从小就喜欢吃高钙食物的成年人,骨质疏松症、肥胖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都要低得多。
婴幼儿补钙 淡口味是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婴幼儿在选择补钙产品时应避免过甜口味。纵览市面上补钙产品,淡奶味的迪巧小儿碳酸钙D3颗粒是专门为0~3岁婴幼儿设计的,其口味接近母乳,不影响婴幼儿味蕾发育,有助于形成对钙的饮食偏好。婴幼儿补钙问题已引起医学界重视。
由中国医师协会牵头的《中国婴幼儿科学补钙专家共识》已于2011年发布。共识的颁布,不仅利于全面了解婴幼儿健康成长的补钙产品,还可以在婴幼儿的补钙剂量、补钙时间、补钙方法上给予规范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