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生命无论长短,关键在于精彩

2018-12-06 23:04:18浏览:2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因为在父亲患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之后放弃治疗带父亲回老家,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作兵成为媒体关注与热议的
因为在父亲患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之后放弃治疗带父亲回老家,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作兵成为媒体关注与热议的对象。不久前,他应邀为医学生作了一次讲座。结合自己帮癌症晚期父亲作临终抉择的经历,他从医生和患者家属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医学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新年第一期,我们选登此文,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加理性地看待生命、医学,都能以更加自然与平和的心态踏上新的征程。——编 者


  20年前,我还是一名医学生,戴着白色的校徽坐在教室里,如饥似渴,同时也是意气风发。如饥似渴主要是因为农村出生的我饭量大,每月只有20几斤的粮票,也没能找到能相濡以沫的女同学救济。意气风发则是由于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进了大学,整个世界就是自己的了。

  今天,我站在这个讲台,就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今天绝不说一句假话,不说一句空话。可能会有一些错话,但全部来自我的思考,符合我的内心。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否则,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再说,世界上只有符合自己内心的真话或者违背自己内心的假话,根本就没有对话或者错话之分。谁知道对错呢?谁又能区分对错呢?我始终认为,真理是存在的,但在某个阶段,真理又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每天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一位医生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文思维、博爱精神,就算专业水平再高,也只能是开刀匠

  从医学院毕业后,我一直在从事临床工作,外科、急诊、重症、康复都干过。我遗憾地告诉大家,医学院教给我的东西,现在我能真正用到临床的,最多只有20%。而且,即便就是这20%,多数我也能轻易地从“百度”上了解到。我所了解的医学,绝大部分是通过向病人学习,同时也向同事、前辈学习得来的。但大家要记住,向同事、前辈学习的东西,都是经过他们加工的,有他们的烙印。而向病人学习的东西,则绝对是客观的、真实的、第一手的资料。我要感谢所有我诊治过的病人,你们给我的远远超出我所付出的。感谢你们,教给我许多东西。

  我们从事的是医学事业。医学和一般自然科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人,是活生生、有思维的人。所以,医学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重复性。我们的每一项治疗,后果均很难预测,在某个人身上可能手到病除,在某个人身上则可能是雪上加霜。每个机体的特殊性,也意味着医学的无法重复验证。这也是现代医学的魅力所在。

  不久前,我和大学几位同窗一起聊天。他们都已经成为各专业领域的拔尖人物,有脑外科、胸外科、消化科、麻醉科。大家一起讨论各自的专业,不知不觉中流露出对自己在专业方面取得成绩的某种得意。这让我想起了《论语》里的一句话:“君子不器。”何谓“君子不器”?真正的君子不会沉迷于某项专门的手艺。沉迷于某项专门技艺的,永远成不了大师,只能是工匠,如木匠、泥水匠等,不可能是建筑师。

  医生也是一样。一位医生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文思维、博爱精神,就算专业水平再高,也只能是开刀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样的人专业越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如果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以死亡作为评判医学成败的标准,那我们从事的专业就永远都是失败的

  我现在对医学的理解,主要概括为尊重生命、尊重疾病、尊重环境三方面。

  《吕氏春秋》有云“始生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客观规律,生命的终极目标在于尽享天年,而不是要长命百岁。通俗地说,命中注定活到80岁的,就要好好活80年,而不要由于疲劳、忧虑、疾病等只活了79年,也不要靠气管插管、留置导尿、人工呼吸等苟延残喘而活到81岁。

  是否需要紧急抢救?我突然想起我在英国进修的第二导师查理,一位德高望重的急诊医生。他在体检中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手术后需要化疗和放疗,该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3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低下。查理拒绝了。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自此再也没有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据说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

  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和英国同事探讨这个事情。有趣的是,资料显示,很多医生都不爱选择被治疗。在整个医务生涯中,医生面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他们和死神的殊死搏斗太过频繁,以至于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他们反而出奇的平静和从容。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所以,他们通常拥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往往选择“不”。

  还有,我发现英国医院里的一些绝症病人在入院评估后,往往在病历上会有NCPR的标签。这意味着这位病人在危险之际不要任何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在自己的人生即将终结之时,拒绝延长生存几小时或者几天的希望,同时也等于拒绝了接受伴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

  我父亲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之后,自己决定放弃一系列治疗方案,回到农村老家。父亲临终前,我告诉母亲,万一父亲昏迷了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了,不要采取任何抢救措施。我会和医生沟通,如果允许,可以适当镇静催眠,让他安详地离开这个精彩的世界。我想,父亲当时如果还能自己决定的话,一定会同意我的决定。

  我碰到过一位106岁的老人,被子女送到急诊室。子女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他们的老父亲。我问家属:“你们希望老人活到多少岁?”我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我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生命无论长短,关键在于精彩。记住,如果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以死亡作为评判医学成败的标准,那我们从事的专业就永远都是失败的。

  我们应该视疾病如疾病,客观对待,不卑不亢,长期共存

  其次,尊重疾病,承认疾病的存在,和疾病和睦相处。现在有种错误的观点:视疾病如仇人,和疾病殊死搏斗,最后两败俱伤。以前我们曾经走入误区:对所有的发热疼痛病人,甚至没有发热仅仅是身体有点不适的病人,大量使用抗生素,把抗生素当作灵丹妙药。不错,抗生素杀灭了我们体内的细菌,但它同时也在损害人类自己,最后只有药品厂家在旁边捂嘴大笑。我国是抗生素的消费大国,这是个非常悲哀的现象。幸运的是,卫生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最近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抗生素管理条例。

  还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视疾病如亲人,创造各种条件,忧虑、悲情等,帮助疾病发展、扩散。事实上,我们应该视疾病如疾病,客观对待,不卑不亢,长期共存。对待恶性肿瘤尤其应该如此。如果你知道我们人体内的红细胞每120天要全部换一次,体内长期有上千上万个肿瘤细胞,又不断地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的肿瘤细胞,你或许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有人说,当你手上有把锤子的时候,你看任何东西都像一颗钉子。当你从事了医学专业,作为一名胸外科大夫,你看到的就只是胸部肿瘤;作为一名脑外科大夫,看到的就只是脑部血肿……长期下来,你看到的就只是病,而不是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何等可悲!  

  此外,尊重环境。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它,就必须适应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冬天到了,就添衣服。夏天到了,就纳凉。冬天就吃冬天的白菜,夏天就吃夏天的番茄,顺其自然。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能反抗,就闭着眼睛享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脂肪不是个“坏小子”

上一篇:

察颜观色巧选美味食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