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冰雪美景、迷恋滑雪运动或长时间在雪地上行走的人们,一定要戴上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或专业的防护眼镜,避免雪地反射的紫外线伤害眼睛。
冬季滑雪已成为目前旅游中最酷的运动项目。生性爱玩的王女士周日跟几个朋友一起去滑雪场滑雪,虽然不会滑,但她觉得就算只是看看雪景也很美。王女士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家,突然感觉眼睛不舒服,视物模糊,对着灯光还不敢睁开眼睛。到医院一检查,王女士被确诊为雪盲症。
雪盲症亦称电光性眼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一般在3~12小时发病。得了雪盲症的人通常双眼同时发作,轻的仅感到有异物感,严重的可表现为视力短暂消失,待角膜上皮细胞修复、恢复透明后,视力才会得以恢复。雪盲症的临床特点是眼睛红肿,有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感,症状为怕光、流泪和睁不开眼睛等,患病期间会有视物模糊的症状。患者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细胞损伤,呈点状混浊并使角膜透明性下降,这是导致雪盲症出现视力障碍的病理基础。
由于大地白雪皑皑,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而被大量反射回来,使人感到眩目,这种问题在阳光充足的雪山上更加明显。这时,雪地对紫外线的反射量可增强5%~6%。大量紫外线被眼角膜和结膜吸收,会使眼睛产生类似电光性眼炎的损害。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时间过长,可能造成雪盲症。
一旦得了雪盲症,要在光线较暗处休息或用眼罩蒙住眼睛,并用毛巾冷敷以减轻症状,然后请眼科专家诊治。此时应减少用眼强度,注意休息,不要热敷,否则可能会加剧疼痛。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睛,能有效改善症状,并能预防感染,但不能频繁使用。
雪盲症患者一般休息数天后,视力会自行恢复。得过雪盲症的人,可能还会重蹈覆辙。如果短时间内再患雪盲症,后果将更加严重。多次患雪盲症会使角膜上皮反复严重受损,增加角膜感染的几率和修复难度。万一发生严重感染,可使角膜出现瘢痕、透明度下降,甚至出现永久性视力低下,严重者可致失明或需要角膜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