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怀孕可以吃火锅吗孕妇吃火锅有哪些危害

2019-01-13 10:02:10浏览:170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你知道孕妇吃火锅有哪些危害吗?火锅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东西,那么,你知道怀孕可以吃火锅吗?吃火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孕妇吃火

你知道孕妇吃火锅有哪些危害吗?火锅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东西,那么,你知道怀孕可以吃火锅吗?吃火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孕妇吃火锅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孕妇常吃火锅对胎儿有啥影响?

我们都知道每个女人在怀孕期间,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那么,你知道怀孕的女人能吃火锅吗?一起来看看吧!

孕妇吃火锅可致胎儿畸形是真的吗?

孕妇吃火锅可致胎儿畸形是真的吗

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但是近日,有报道说孕妇吃火锅可导致胎儿畸形,让很多孕爹妈十分吃惊。不少孕爹妈因为这条报道而远离火锅,究竟吃火锅是否会致胎儿畸形呢?

“孕妇吃火锅可致胎儿畸形”的说法建立在“火锅→生肉→弓形虫→孕妇→胎儿畸形”逻辑链条基础之上。吃火锅有生肉,而生肉会被弓形虫污染,弓形虫进入孕妇体内会引起流产、死胎、脑积水或无脑儿等畸形。这个推理过程可谓漏洞百出。

孕妇吃火锅好吗?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孕妇吃火锅可致胎儿畸形”的相关报道,除弓形虫之外,还大讲特讲火锅的各种禁忌,以及寒凉食物对孕妇的影响。那么,抛开弓形虫不谈,孕妇适合吃火锅吗?

答案是十分肯定的。孕期饮食最重要的原则是多样化,要包括主食(谷类、薯类和杂豆)、蔬菜、水果、蛋类、鱼虾类、畜禽肉类、大豆制品、坚果、奶制品和食用油等十大类。而且,孕妇应在一两天内即吃全上述各类食物,以实现更好的均衡饮食。显然,火锅是实现食物多样化的最佳吃法之一。

孕期饮食最重要的原则是多样化

吃火锅时,既可以选用肉类(如牛肉或羊肉等)、鱼虾贝类,也可以选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腐皮、腐竹等)、绿叶蔬菜、菌藻类(如香菇、木耳、紫菜等)和薯类(如土豆、山药等)等,一餐搭配十几种食物轻松容易,而且少油少盐,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当然,各种食物,尤其是肉类要彻底煮熟。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知道孕妇吃火锅有哪些危险了吗?那么,孕妇应该如何健康安全的吃火锅呢?我们来看看吧!

吃火锅如何预防弓形虫感染

除任何时候都要避免食用生肉和未煮熟的肉类之外,以下一些措施亦有助于防止弓形虫感染,保护胎儿。

1.处理肉类的案板、刀具和用具要生熟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

2.接触过生肉类的手以及菜板、刀具等用品要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3.蔬菜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洗,因为蔬菜有可能被受感染猫的粪便污染。受感染的猫粪便里有弓形虫的囊合子,人接触这种猫粪可以传染。

4.家猫最好用干饲料和烧煮过的食物喂养,定期清扫猫窝,但孕妇不要参与清扫。猫感染后粪便排出囊合子,囊合子需要在外界发育1~2天或更长时间才具有传染性,所以每日清除猫沙或猫粪可以阻断传染。

火锅能传播弓形虫吗?

火锅传播弓形虫显然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肉类被弓形虫污染,二是弓形虫没有被杀死。动物感染弓形虫的几率是比较高的,比如有调查说,羊群中弓形虫的感染率大概是61.4%。因为弓形虫主要寄生在肌肉和内脏中,所以肉类中有弓形虫的几率较大。肉类弓形虫的另一个来源是直接或间接被受感染猫的粪便污染。总而言之,吃生肉意味着较大的感染风险。其实,吃生肉面临的健康风险又何止弓形虫呢?绦虫、线虫、吸虫等多种寄生虫以及细菌、病毒等均可通过吃生肉感染。

加热煮熟是避免弓形虫感染的关键。在弓形虫5中不同生活史形态中,与火锅肉类有关的是“滋养体”(摄取养料、生长、繁殖的寄生阶段)、“包囊”(由大量滋养体聚集形成,是静止期)和“囊合子”(随猫粪便排出体外的形式),前两者直接来自被感染动物的肉和内脏,后者则间接来自猫粪便污染。滋养体感染能力较弱,且耐热能力较差,60℃几分钟即可杀死;包囊感染能力较强,且耐热能力较强,71℃几分钟才能杀死;囊合子感染能力较强,但耐热能力较差,67℃几分钟可以杀死。

上述杀死弓形虫各种形态的温度并非绝对,因为影响因素较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充分加热煮熟(100℃或接近100℃),肉类就不会引起弓形虫感染(或其他寄生虫感染)。因此,孕妇吃火锅时不要贪图嫩滑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

什么是弓形虫病

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2001年~2004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发现,弓形虫病阳性率约为8%,西部地区感染率高于东部地区,低于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但弓形虫感染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连临床医生也未重视。因为人或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或症状很轻微,未引起注意,也没有诊治。这些人或动物虽然没得病,但可作为“携带者”或传染源,引起更多的感染。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养肝护肝男人多喝茶养肝效果好

上一篇:

女性痛经怎么办?5招缓解女性痛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