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宝宝发烧帮宝宝快速退烧的偏方

2019-01-13 10:33:02浏览:722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到了夏季,空调和风扇成了每个家庭里都必不可少的家电。但正是由于这两样东西,很容易导致宝宝发烧。那么宝宝发烧怎么办呢?怎么

到了夏季,空调和风扇成了每个家庭里都必不可少的家电。但正是由于这两样东西,很容易导致宝宝发烧。那么宝宝发烧怎么办呢?怎么退烧才快呢?今天我们就从宝宝健康的角度出发,来了解一下帮助宝宝退烧的方法有哪些吧。

放血退烧的偏方

对于38.5℃以上的高烧,尤其是高烧惊厥的孩子,可以试试末梢放血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给郁闭在身体内的,游离于经络之外的阳气一个出路,你会发现高烧不退的孩子基本上无论吃了几次西药退烧药,身上没有汗,干烧。但是如果在末梢能放一点血,孩子经过疼痛的刺激能发出汗来,阳气得以从汗毛孔释放出来,烧就能逐步降下来了。

会发现高烧不退的孩子基本上无论吃了几次西药退烧药,身上没有汗,干烧

当然,治疗方法要跟时间紧密相连的,不同时间的放血的部位也不相同。但是如果实在是高烧不退的紧急情况,最简单的是十个手指末端(中医讲叫十宣穴)都少量放出一点血来,烧也能逐步退了。

放血的方法也很有讲究,首先,家长要准备一只医院那种采血针,不能用我们平时测血糖那种弹式针,因为这种针扎下去根本不会觉得疼,而我们要的就是让他疼一下;然后,给孩子十个手指都扎破;最后,从手掌劳宫穴,顺手手指捋,一直捋到指端末梢,把血挤出来。

穴位退烧方法

1、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到5滴为宜。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半夜突发高烧退烧小偏方

1、生姜一小块(约10克),捣成糊状,敷在手腕处的高骨上,或直接切片贴在高骨处,用医用纱布裹住后,贴上胶布固定,一般40分钟左右就可以退烧。

2、薄荷15克,水500毫升,烧煮5—8分钟即可,待水温凉后,用纱布蘸取反复擦洗腋窝、前额,大腿根,直到孩子烧退为止。

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宝宝发烧千万不要乱用药,在医嘱下给宝宝进行护理和治疗。

孩子发烧首选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有两种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洗浴(或擦浴)

冰敷若选用市面上卖的小儿退热贴(冰冰贴)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家里有冰箱,可以把湿毛巾放进速冻(冷冻)箱里,5-10分钟后拿出来敷在宝宝额头上效果要好得多,还经济实惠。

温水擦浴或洗浴,可用接近或略高于体温的水,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者用毛巾擦宝宝身体降温,注意多搓(或擦)洗一下脖子、腋窝、大腿根、肘窝、腘窝等血管丰富的地方,用力适度,擦10分钟左右,宝宝皮肤潮红就可达到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养生瑜伽简单的养生瑜伽动作都有哪些

上一篇:

晚上怎么排毒女性晚上这样做利于排毒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