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古代人怎么过小寒?

2019-01-13 10:41:50浏览:901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2016年1月4日讯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节气是冬季里比较有标志性的一个,它的到来代表着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16年1月4日讯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小寒"节气是冬季里比较有标志性的一个,它的到来代表着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古语中也有"小寒大寒,冻成一团"这样的说法。小寒一般出现在临近春节的时候,人们从这个时候开始也要开始准备过春节用的一些东西。

那么在古时候没有现在的取暖设备,人们是怎么过小寒的呢?其实在古代,在小寒这一天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名字称为"腊祭"。一般来说,小寒都会出现在农历十二月里,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会把这个月份成为"腊月"的原因。

在食物上,小寒这一天人们必须要吃的食物就是"腊八粥"。在腊八粥的故事传说中,正是在这一天由于寒冷,夫妻二人只找到了各种豆类而煮了粥,这种以各种豆子混煮在一起的腊八粥由此流传下来。民间一般认为是八种不同的谷物和果子共煮而成的粥。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在中国古代,每一个节气的设置都是与天气、文化息息相关的,如果你自己去观察就能发现,在农历所涉及的节气中,几乎都能与当时的天气状况相对应,这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当小寒到来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身体进行一些食补,在度过更加寒冷的天气时能够储备能量。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大母脚趾痛风的症状如何有效治疗痛风

上一篇:

年纪越大腿部这处会变得越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