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桶水VS冰块 谁脏谁净

2018-12-07 00:16:13浏览:8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快餐店冰块不如马桶水”,该则新闻一经播出便引发消费者热议。公众该如何看待这则新闻呢?菌落总数超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快餐店冰块不如马桶水”,该则新闻一经播出便引发消费者热议。公众该如何看待这则新闻呢?菌落总数超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马桶水也是自来水有一定量的余氯

  “快餐店冰块不如马桶水”。这是央视记者下的结论。为什么马桶水还这么“干净”呢?那是因为马桶水也是自来水,只要是自来水就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而自来水里有余氯杀菌,细菌当然就少。即便马桶水是污水处理后的中水,也要求有一定的余氯,因此细菌也不易生存,当然中水是不对菌落总数作要求的,毕竟它不入口。

  为什么说冰块比马桶水还脏?这是因为食用冰菌落总数超标。按照SB/T 10017-2008 的规定,食用冰的制作原料要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GB5749,也就是说可以用自来水做冰块。食用冰一般是用制冰机做的,如果是直接用自来水冰冻,按说细菌不会太多,因为自来水的余氯可以杀菌。但是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细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所以从水进入制冰机到进入实验室检测,有很多个环节可能被污染,比如制冰机、接触食用冰的工具、装食用冰的容器、记者采样过程,甚至实验过程都可能被污染。

  那么菌落总数超标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它是反映细菌污染水平和卫生质量的指示剂,超标只能说明这些快餐店存在卫生隐患,生产操作可能不够规范,食品卫生状况有待改进。由于在比对马桶水和快餐店冰块菌落实验中是记者自行采样,并不符合监管的法定程序,恐怕监管部门也不可能以此为依据进行处罚,但仍然可以对企业提出一些警示。

  菌落总数超标破坏肠道菌群耸人听闻

  央视记者称食用菌落总数超标的冰块会破坏肠道细菌,引发腹泻。该说法难免有些耸人听闻。人类肠道里常年居住着1~2公斤细菌,数量高达100万亿,食用冰里的那点细菌哪有这个本事撼动如此庞大的“地头蛇”?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也未见得会导致痢疾或腹泻,毕竟菌落总数代表的主要是“杂牌军”,而它们在人的嘴里、脸上、手上、空气中到处都是。导致肠道疾病的是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代表的“精英部队”。实际上,菌落总数在国际上通常是企业用来进行生产过程的规范控制,很少用来判定食物是否合格。比如日本乳品生产规范要求清洁区菌落总数小于30CFU(指用一定检测方法得到的测定值),30~50只能算准清洁区,如果超过100就算严重污染不能进行生产。我国的《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2010)也有这样的分区,其中清洁区也是要求30CFU以下。

  菌落超标导致食物腐败变质有前提

  菌落总数超标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前提条件是长时间储存于适宜环境和提供适当的营养成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前提下,菌落总数不超标也能腐败。食用冰单独存放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因为它没营养、温度低,一般都会很快被人吃掉。除非把冰块放到饮料里,在适宜温度下放置较长时间,这样细菌会滋生。

  总之,菌落总数确实能反映这些快餐企业的卫生状况,要知道食用冰只是他们提供的五花八门的食品之一。快餐企业应好好梳理一下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严把卫生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夏季运动出汗要适量

上一篇:

在改革创新中缔造辉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