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心脏停跳三十三小时候竟然被救活了,简直太惊人了,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了就暗示生命的结束,但是也有特例,心脏作为人体比较的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呢?心脏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根据医学表明,人的心脏停跳三十分钟后,人基本上没救了,但是,下面这位男子心脏停跳了33小时竟然还被救活了。
心脏停跳33小时患者“死”而复生
日前,在医院70余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名心脏停跳33.5个小时的小伙子成功获救。
![一名心脏停跳33.5个小时的小伙子成功获救 一名心脏停跳33.5个小时的小伙子成功获救](http://img2.shancun.net/201901/13/120151281.jpg)
小伙名叫小王,从今年5月14日起,他开始出现发烧、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期间虽打过消炎药,但病情不见好转,他误以为是感冒或者肠炎,没当回事。
5月16日,见症状越来越严重,小王在妻子陪同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疑似心梗;到别的医院,医生又排除了这种可能,但判定心脏的确有问题。家人遂将小王转到总医院。该院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他心脏扩大,心功能明显减弱,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随即收入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
5月17日7时许,副主任医师发现小王的病情突然恶化,意识逐渐丧失,心跳停止。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立即采取反复电除颤、插呼吸机,植入临时起搏器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然而3个多小时过去了,仍然不能刺激患者的心脏跳动。
据医生介绍,通常情况下,心脏骤停的患者,在抢救半个小时后,如果心脏不复跳,生还的几率就很低了。而此时,小王因为心脏停跳已引起心衰、肺水肿、肝衰竭、肾衰、贫血、血小板降低等,几乎宣告死亡。
尽管如此,医护人员仍然没有放弃。可是如果继续电击,患者的心肌将会受损。怎么办?只能做心脏复苏按压。现场实施抢救的10多名医护人员迅速站成一排,轮流上阵。
30分钟过去了,患者的室颤消失了,但心电图也变成了直线。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医生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植入ECMO(临时性人工心肺机)做最后一搏。
![30分钟过去了,患者的室颤消失了 30分钟过去了,患者的室颤消失了](http://img2.shancun.net/201901/13/120151711.jpg)
很快他们就与心外科取得联系,将ECMO仪器调到手术室,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维持体内血液循环。与此同时,心内科10名医生、5名护士,每人10分钟轮流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检测一次凝血时间,保证循环正常、脏器不衰竭。
植入体外心脏后,小王先后出现了重症肺炎、急性肾衰、肝衰竭、心衰,以及肺部感染、低蛋白、水肿、下肢缺血等。医护人员24小时全程监护,随时调整药物的输液速度等各种参数,抢救期间先后输注红细胞近5000毫升、血小板1600毫升、血浆1200毫升、白蛋白130克。
5月18日16时左右,小王的心脏恢复跳动。此时,距离他心跳停止长达33.5个小时。经过系列针对性治疗,7天后,小王的血压、供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摘除了体外人工心脏。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他即可完全恢复。
造成心脏停止跳动的原因有很多,特别是以下几种坏习惯特别的伤心脏,具体是哪些坏习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男子心脏骤停,只因这两个人人都有的坏习惯?
近日,某医院相继接诊了两名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其中一名25岁的贵州小伙经过医生及时的心肺复苏抢救,得以挽回一命;但另一名46岁的男子张某却没那么幸运,被家人紧急送医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年纪轻轻,且无明显征兆,却发生心脏骤停,这是为什么?医生推测,两名患者很可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突然的情绪不稳,诱发了心律失常或心肌梗塞。
被救回的25岁小伙出事前自以为身体好,晚上不过12点不睡觉,早上为了多睡半小时,几乎从不吃早餐;而不幸去世的张某事发当晚在搓麻将,突发胸闷倒地,导致了心脏性猝死。
警惕心脏性猝死“黑三角”
据统计,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为54.4万人,居世界之首,情况相当严峻。而这其中多与心脏性猝死黑三角有关。
![据统计,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为54.4万人 据统计,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为54.4万人](http://img2.shancun.net/201901/13/120151171.jpg)
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提醒,要警惕心脏性猝死黑三角——心脏基质病变、心电基质异常与体内内环境不稳定。
心脏基质因素中,若存在冠心病、心衰、猝死家族史、心肌病等,则是猝死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