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女子为了这事子宫险些被撑破

2019-01-13 13:06:53浏览:1004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女人为了什么事情竟险些将子宫撑破呢?子宫是女人孕育新生命的地方,女人生孩子会对子宫造成什么影响呢?女人生二胎注意事项有哪些

女人为了什么事情竟险些将子宫撑破呢?子宫是女人孕育新生命的地方,女人生孩子会对子宫造成什么影响呢?女人生二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女人产后子宫恢复需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女人孕期子宫的变化吧!

子宫是女人身体比较重要的部位之一,那么,你知道女人子宫的生孩子期间会有什么变化吗?女人做了什么让子宫险些撑破呢?

生二胎子宫险被撑破只能早产

生二胎子宫险被撑破只能早产

7月12日中午,向女士在儿子10岁生日当天剖宫产生下了一个6斤重的女婴。虽直呼“真巧”,向女士却很无奈,选择让女儿提前出生,完全是因为子宫实在受不住了。

2006年向女士剖宫产下儿子,一周前怀孕37周的向女士去做产检时,医生告诉她,生大宝时剖宫产留下的瘢痕厚度只有1.3毫米,继续怀下去子宫随时可能被撑破,建议尽早剖宫产。向女士冒险拖到12日。

医生打开向女士腹腔发现,她子宫前壁正中几乎全层裂开,仅连着一层透明的浆膜层,吹弹可破,一旦浆膜层破裂,母子都非常危险。

怀孕带给妈妈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生殖系统,整个身体都因怀孕产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随着分娩而马上恢复的,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复原。

整个身体都因怀孕产生了很多变化

如果子宫等身体器官没有得到完全的复原就再次怀孕,会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胎儿也很难保住。因此生完第一胎后要等到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以及身体其他系统恢复后,再怀第二胎。

生二胎间隔时间多久为好呢?

从身体角度看

(1)如果第一胎是顺产的话,生第二胎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一年后较好。如果妈妈第一胎是正常顺产,并在给宝宝哺乳,那么最好是宝宝断奶后再进行怀孕,这样,身体恢复得更好,才有利于怀孕后的二胎宝宝生长发育。如果妈妈顺产后没有给宝宝哺乳,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怀孕,产后切忌过早怀孕,不然身体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但是建议最好是在一年后再生二胎。

(2)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的话,生第二胎一定要间隔两年,否则容易引起子宫破裂导致生育危险。因为剖宫产后宫壁的刀口在短期愈合不佳,过早的怀孕,由于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尤其是手术切口处,使结缔组织缺乏弹力,新鲜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很容易胀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再次妊娠最好是在手术后2年较为安全。头胎是剖宫产的女性,生二胎有个“时间窗”,太早太晚都不好,最佳时间在产后2至6年内再生育。

从护理宝宝的角度看

如果妈妈们年龄并不是非常大的话,医生建议在生完第一胎后间隔三年时间在生二胎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一胎孩子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自己身体已经恢复正常了,二个孩子之间有三年的间隔,大孩可以照顾一孩,因此照顾两个孩子不会太累。

从取环手术对健康影响看

对于一胎后已经上环的妈妈,医生建议在月经彻底干净后三到七天内进行取环,取环后2周内禁止夫妻生活,以免感染。生二胎一般最好是等到半年至一年为好。如果是急切需要怀孕时,要等待一段时间(2-3次正常月经周期)再受孕,以便给予子宫内膜一个恢复时间,利于优生。

任性妈剖宫产后半年怀二胎 子宫壁像纸一样薄

随着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尤其是“全面二胎”放开后,头胎剖宫产想要生二胎的人群迅速壮大,才短短半年时间,问题已经出现端倪。在此提醒头胎剖宫产,接下来打算生二胎的女性,最好在产前做个评估,看看子宫疤痕有没有长好,要是没有长好的话,发生妊娠风险会大大增加。

事件回顾剖宫产后半年又有孕,36周即手术

产女刚半年的刘女士发现自己再次意外怀孕。因为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太短,子宫破裂的风险非常高,医生建议刘女士夫妇放弃这个孩子,但夫妻两最终决定冒险留下孩子。

产女刚半年的刘女士发现自己再次意外怀孕

整个孕期,刘女士都一直小心翼翼,每周都要到产科做检查,到了孕晚期连步行都不敢走太久。尽管如此,孕36周时,医生建议她最好立即手术,否则一旦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母子都将有生命之忧。

在手术时,医生发现刘女士子宫随着胎儿的发育已经非常薄且脆弱,濒临破裂,有的地方甚至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胎儿的头发。因为早产,男婴为低重儿,体重仅为4.8斤,一出生即被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癌症发生时身体90%会出现这症状

上一篇:

男人取名用这个字易旺财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