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生理上的变化有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雌激素和排卵逐渐减少并失去周期性,直至停止排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素过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阴道、子宫、乳房、尿道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不规则、潮热、多汗、心悸、尿频、尿失禁、睡眠差、骨质疏松及身体发胖等一系列生理现象。随着生理的改变妇女还可出现一些心理上不适反应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多疑、多虑和抑郁等。虽然更年期通常自然发生,但是它可能因卵巢外科切除手术引起(这叫作外科手术性更年期)。从癌症治疗造成的卵巢功能衰退也能引起更年期,例如化学疗法或者放射治疗。
另一方面,在社会关系方面,围绝经期妇女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职业困难、离婚、父母疾病或死亡、孩子长大离开身旁等,这一切都给她们带来精神压力,在一定成程度上干扰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工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她们常觉得自己变老了,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对家人容易发脾气。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危及妇女的健康。
1、提高更年期妇女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
2、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维持和谐的夫妻生活
一、性激素疗法即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一)指症:血管舒缩综合症、骨质疏松症、萎缩性阴道炎、早绝经、复发或顽固性尿道—膀胱炎;脂蛋白血症(Lipoproteinaemia)。
(二)禁忌症:栓塞病史、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乳房癌、卵巢癌)、吡咯紫质沉着症(prophyria)、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严重静脉曲张、嗜烟、不能坚持长期随诊者。
(三)方法:推荐口服用药,摒弃皮下埋植和肌注。局部用药仅限于老年性阴道炎,且不宜长期应用。
雌—孕激素周期疗法
1、雌—孕激素周期疗法:为规范的替代治疗。联结雌激素0.625mg/d×25天(或相当于该剂量其他雌激素)于第十六~二十五天辅加分泌化剂量孕激素共10天。3~6周期为1疗程。凡有周期性撤血者,应继续辅加孕激素。若连续3个周期无撤血者,可停用孕激素。
2、单纯雌激素周期疗法:即以替代剂量雌激素每月服用25天。仅限于已行子宫切除而更年期症状明显者。未行子宫切除而孕酮撤血阴性者,虽也可试用单纯雌激素疗法,但每隔2~3月必行孕酮撤血1次。凡撤血阳性者,应改为雌—孕激素周期疗法。若连续3次孕酮撤血阴性者,可继续单纯雌素周期疗法,但原则不超过3~6周期。
3、尼尔雌醇(Nylestriol)疗法:适合于所有更年期妇女。5mg,口服1月1次。俟症状改善后改1~2mg每月1~2次,总有效率75.8~98.4%(陆湘云1984)。优点是:简单、长效、内膜刺激小。老年阴道炎、尿道炎症状改善明显。
4、雌—雄激素疗法:适用于伴乳痛的妇女。雌素配伍甲基睾丸素5~10mg/d。含化。且有遏制雌素促内膜增生过长之作用。
(四)疗效
1、雌—孕激素治疗,可显著地改善精神—躯体症状。总有效率84~97%。遏制潮红有效率:单—雌激素96%,雌—孕激素95%,雌—雄激素91%,单—孕激素≥56%。头痛缓解率:雌激素或雌—雄激素93%。
2、雌激素治疗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使其骨折率从50~70%降至3%。而雄激素或同化类固醇治疗骨折率仍为40%。然停用雌素治疗后,骨折率复又升至25%。雌素治疗期间尿Ca++/C和羟脯氨酸/C比值下降,辅以孕激素后比值进一步下降,说明雌—孕激素疗法之重要性。
3、雌—孕激素周期治疗:97%妇女出现周期性出血并可持续至60岁。60~65岁接受治疗者,仍有60%出现撤血,但经量日趋减少。也有坚持17年治疗撤血仍为正常者。
(五)副反应:胃肠道副反应与雌激素剂量和剂型有关。但妇女耐受性良好。为减少副反应,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俟症状体征缓解后减量或停药。
(六)临测和随诊:重点是防止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癌变、乳腺增生反应和全身代谢异常变化。凡接受性激素替代治疗者,应每3个月门诊复查或信访1次。6个月1次妇科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超声和内膜活检。乳房检查注意有无小叶增生或肿块,并注意心、肝、胆、血液功能的监测。
二、药物疗法包括:α2受体激动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镇静—抗焦虑剂和抗抑郁剂等
可乐定(clonidine),系咪唑啉(lmidazoline)衍生物、α2受体激动剂、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并较好地遏制潮红发作,尤对夜间发作、褥汗失眠为佳。最初剂量0.075mg×3/d,可逐渐增大剂量至0.45~0.9mg/d。副反应为头晕、嗜睡和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