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起源有三种假设
研究人员根据长期以来的研究结果,对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一夫一妻制的起源给出了多种解释,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1.雄性必须厮守一个雌性,以免雌性在同类雄性的竞争和引诱下红杏出墙,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守护爱情。2.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繁殖后代,有利于物种的延续。3.为了保护后代不被其他雄性杀死。
这三种假设都有比较充分的理由。第一种解释给出的理由显然是为了爱情。第二种解释是在远古时代非洲南方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食物的不足和繁殖能力低下,一对一的配偶方式更能让雄性观察到雌性的生育期,并且雄性能够帮助雌性照看孩子,所以需要有固定的伴侣关系,也就慢慢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第三种解释是在人类进化的早期由于还没有形成一夫一妻制,因此存在着一种比较原始的交配方式。雄性为抢夺交配权,往往会杀死雌性刚生出的孩子,此后,雌性才会愿意与其交配,以便再生育后代。在动物界也存在这种情况。例如,一头狮王被其他雄狮打败,新狮王就会立刻杀死狮群中上任狮王的幼狮。新狮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早结束母狮的哺育期,促使母狮尽快发情,从而愿意与其交配。二是杀死不是其他雄狮的幼崽,可以确保自己的后代在狮群中的统治地位不受威胁。
一夫一妻更多是为了守护爱情
最近,两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淘汰了其中的第二个假设,而认定第一个假设和第三个假设较为合理。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奥佩和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及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文章称3是正确答案。但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克拉顿-布罗克等人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提出,1才是正确答案。两个研究组都认为,出现一夫一妻的原因要从生物进化和动物选择哪种交配方式更加有利于生存的角度来考虑,而他们的研究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
克里斯托弗·奥佩等人对230种灵长类动物的统计研究表明,灵长类的一夫一妻制高达25%,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人类。为了保护后代,灵长类在约1600万年前进化出了一夫一妻制。此外,灵长类选择了一夫一妻制后还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好处。例如,施行一夫一妻制的灵长类动物的后代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从而让人类逐渐进化出容量更大的大脑,智商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是,布罗克等人并不认同这个结论。他们对超过2500种哺乳动物的统计研究表明,约9%的哺乳动物施行一夫一妻制。研究人员根据哺乳动物物种的生命历史数据,将每一个物种分类为孤栖型、社会单配偶型和群居型几种类型来考察。结果显示,单一配偶是雄性保护自己配偶不被其他雄性抢走的一种策略。有学者表明,一夫一妻制的演化原因不是从群居的雌性始祖演化而来,而是从雌性占据独立活动范围的系统中演化而来。布罗克等人认为,一夫一妻的形成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爱情,但实际上是一种配偶守护策略,这在今天的人类一夫一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奥佩支持答案3。因为这是第一次对一夫一妻演化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避免杀婴才是一夫一妻制形成的驱动力。
显然,1和3的答案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结果来证明。不过,现有的研究结果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坚持3答案的研究更多的是利用灵长类动物进行的,它们离人类最近,而且可以说是人类的始祖,所以,人类的行为方式更贴近它们,也因此可以解释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但支持1答案的研究样本更多,在统计上更有准确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