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针灸用针扎这处身体变化神奇

2019-01-13 16:50:44浏览:886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用针扎什么地方身体变化神奇呢?在中医学上,中医针灸是非常受到大家欢迎的,那么,你知道针灸的作用是什么吗?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

用针扎什么地方身体变化神奇呢?在中医学上,中医针灸是非常受到大家欢迎的,那么,你知道针灸的作用是什么吗?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针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针灸的神奇作用有什么吧!

针灸是古往今来比较受欢迎的,很多人都喜欢通过针灸来缓解身体的病痛,那么,针灸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来看看针灸的好处有啥吧!

小伙子耳朵堵了,老中医竟用针扎了这处

上周有个小伙子来看病,说早上起床忽然觉得耳朵堵住了,一直到现在还没缓解,老是觉得耳朵里面闷闷的,好像有一团棉花塞住了似的,有时候还会觉得听声音象隔了一层膜似的,并且时不时的还会有轰隆隆的耳鸣声,让人烦躁不安。

问他这两天是不是感冒了,他点点头,说最近这两个礼拜一直在咳嗽,还流脓鼻涕,话还没说话就连着咳了好几声,咳嗽的声音里带着痰声,那痰声就象是从气管里面传出来的一样,还伴着厚重的鼻音。

听他说完,我大概就了解了他的整个发病过程,我给他开好药,又给他在耳朵上扎了几针,他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嘱咐他吃完药再来看。三天后他来复诊,问他恢复的怎么样,他说已经好了很多,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这种耳朵堵塞感的疾病在临床上非常普遍,特别是长时间咳嗽、流鼻涕的人最容易患上,西医学上称作咽鼓管功能异常,中医我们把它叫做“耳胀耳闭”,多半都与呼吸道的炎症有关。

比如长时间的咳嗽,连着咳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或者长期的慢性鼻腔、鼻窦炎症,老是不停的擤鼻涕,短的几个星期,长的则几个月,甚至几年鼻涕都不能彻底止住。

这些来自上、下呼吸道的炎症持续的刺激咽鼓管,包括反复擤鼻涕这种容易造成咽鼓管压力改变的行为,都会造成咽鼓管功能不良。这根管子该打开的时候打不开了,你就会觉得耳朵闭住了、堵住了、塞住了,左边咽鼓管打不开左边耳朵就觉得闷胀,右边咽鼓管打不开右边耳朵就会觉得闷胀。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

从中医角度来讲,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耳朵通向鼻腔、咽喉方向的经络受到了阻碍,经络里的阳气运行出现了障碍,所谓“不通则塞,塞则不通”是也。如果是外来的风啊、寒啊引起的耳朵经络不通,就用祛风散寒的方法;如果是体内的痰啊、湿啊阻塞了耳朵的经络,那就要用化痰利湿的方法治疗。

中医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点就在于恢复耳朵经络中气血的运行。对于出现这种耳朵堵塞感、闷胀感时间不是很久的病人,比如才出现几天的,运用中药和针灸等中医药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往往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见效;如果拖延的时间比较长了,耳朵里的经络堵塞比较严重的,那么在治疗的时间上也会相对长一些。

除了上述说的这些问题之外,耳朵堵塞感也常常见于外耳道耵聍堵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耳垢”堵塞。如果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耳垢堵塞引起的,那就要由耳科医生来协助处理,比如清洗外耳道等等。经常有人在游泳或者洗澡后突然出现耳内堵塞感,这就与耳垢被水浸泡之后膨胀以至于堵塞了外耳道有直接关系。

不过,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耳朵堵塞感不见好转,特别是单侧耳朵堵塞感非常明显,经过检查还伴有耳朵里面积液的,则要注意排除鼻咽癌或鼻腔肿瘤的可能。

特别是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同时还伴有反复的头痛、耳鸣、听力下降、鼻塞、鼻涕或咯痰带血丝的人,要特别当心,不要盲目排斥医生给出的建议你做检查、拍片子的意见。

一旦确诊是肿瘤(比如鼻咽癌)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或者中耳炎,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单纯治疗耳部疾病是无法得到根治的,不尽早通过一些检查来确诊只会让你延误治疗的时机。

针灸是我国比较传统的医术,那么,你知道针灸的作用有哪些吗?据说它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防身健体,我们来看看吧!

中医针灸的作用

活络人体经络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中含有众多的经络,支撑起人体的日常动作。所以说,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

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现象。

调和阴阳

除了疏通人体经络的作用之外,针灸的作用还包括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这也是针灸、中医的最终目的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人的饮食护理儿童糖尿病饮食莫入四误区

上一篇:

8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