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饮食、洗漱、降温等都需要用到水,但是当水进入人体一些部位还可能引发身体的不适和疾病。尤其在夏秋季节很多人会因为游泳而导致耳朵进水,继而容易发生耳内感染或耳朵痛情况,那么当耳朵进水怎么办呢?以及人体的还有哪些部位进水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呢?
下面,小编和大家一同来了解耳朵进水的危害,以及该如何护理进水后的耳朵。
耳朵进水后的危害
耳朵进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能洗发时、洗澡时、游泳时等,都可能导致水进入耳朵。很多人在耳朵进水后会会感觉不适,但却不当一回事的,而长期如此却很可能引起中耳炎、听力受损、耳朵痛等现象。
一般当耳朵进水之后,耳道的上皮组织会发生软化,此时耳朵皮肤对于病菌的抵抗力差,如果耳朵有破损现象则极容易发生感染。
另外,耳朵道内会有分泌物,给病菌的繁殖提供营养,而进水后潮湿、温热的环境又给病菌的繁殖提供条件。
所以,耳朵进水后如果不注意护理,反而会引起更多的疾病问题。当耳朵没有感觉不适的时候,但是异味出现,其实就是病菌在耳朵内繁殖引起的后果。
耳朵进水后引起的中耳炎也不可忽视,中耳炎有慢性和急性之分,虽然症状不一,但都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现象。如发生怕冷、乏力、耳朵痛、流脓、听力下降、耳聋、头晕、发生,甚至会影响面部的神经系统。而当中耳炎严重时,则会诱发颅内外感染、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而这些疾疾病不管是哪一种都对生命有威胁,所以对于耳朵的护理和中耳炎的预防是有必要的。
耳朵进水后如何处理?
耳朵进水后首先要将水排出,而当耳朵中的液体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自行无法排出时,则需要咨询医生治疗。
1.通过跳动来排出耳朵中的水,跳动时头偏向进水一侧的耳朵。如果这样也不能排出水,还可以轻拍或拉扯耳朵。
2.用棉签吸出耳朵中水,但是用这种方法时不宜太用力或太深入,避免伤害到鼓膜。
3.吹耳朵,用电吹风或请他人帮忙吹耳朵,有助于耳朵干燥和水的流出。
但是在耳朵进水后禁止食用手指甲或尖锐物品掏耳朵,因为此时极容易伤害耳道内皮肤,从而容易发生感染。
肚脐进水的危害
身体中除了耳朵进水容易导致不适甚至疾病之外,肚脐也是一个需要保护的位置,肚脐处的脂肪层最薄,同时也是人体最薄弱的一个部位,如果护理不当也有可能发生感染或疾病。
首先,肚脐一般有褶皱和凹陷,每次洗澡或游泳之后这里容易存积水分,加之人体温热潮湿的体质也给细菌繁殖提供了机会。肚脐经常发生异味便是因为细菌繁殖所导致的。
其次,肚脐处皮肤薄弱,抵抗力差,细菌的繁殖极容易造成此处的皮肤感染。脐炎便是因为肚脐处细菌的感染所导致的。
新生儿的脐炎主要是由于脐带脱落后,家人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导致肚脐被尿液和粪便污染所致。而成人的脐炎则是由于肚脐处进水后没有及时处理,加之皮脂和其他污染物,或者皮肤破损所导致。
当成人患脐炎后往往会导致肚脐处出现疼痛、红肿、充血,还会有带臭味的液体流出。所以,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注意对肚脐的保护。
肚脐进水后如何处理
1.肚脐也是需要清洗的,但是不宜用手抠,每次洗澡时候可以用毛巾擦拭即可,洗澡后为了避免肚脐中积存水分,可以再用干毛巾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