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吃爆米花 会得爆谷工肺病吗

2018-12-07 10:52:59浏览:6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中国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丁茂柏  新闻背景  据报道,荷兰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接触用于生产奶油风味食品的香料联乙醯,

    中国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

  新闻背景

  据报道,荷兰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接触用于生产奶油风味食品的香料联乙醯,可能增加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风险。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9月号《美国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医学》上。此后各媒体纷纷转载,但文章标题已改成《常吃爆米花可能危害健康》,一时引起公众,特别是爱吃爆米花者的深切关注。那么,公众该如何对待这一新的科研结果?爆米花还能不能吃?请看专家介绍——

  联乙醯为何物

  醯,音xi(希),醋的意思。有机酸游离出一个氢离子所形成的有化学作用的机团称醯。

  联乙醯,学名23-丁二酮,又名双乙酰。其外观为微绿黄色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气味,易燃。其蒸气比空气重,易在较低处扩散。

  动物实验显示,联乙醯经口产生的毒性较低,但吸入后对肺部的刺激性损害较大。一般人在生产环境下接触较高浓度的联乙醯时,如在生产联乙醯的化工车间工作,会感觉到明显的呼吸道刺激,重者可感到头痛、恶心、呕吐。

  联乙醯主要被用做食品香料的载体,可以与多种醇类及甘油类物质生成酯,从而出现不同的香味。国外生产的微波炉纸袋专用爆米都添加有联乙醯,这种专用的玉米粒经微波炉一爆,能产生一股奶油的香味。

  爆谷工肺病病因未成定论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02年首先报道,有一组来自化工生产单位的病人终身不吸烟,长期接触很多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联乙醯,都有咳嗽、气短、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症状。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小气道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ct检查结果显示,他们的细支气管壁增厚,且弥漫性细支气管扩张与狭窄并存。肺组织活检也证实了此类病理变化。研究者把发病原因聚焦在联乙醯上,并为这类疾病取了一个新的病名——爆谷工肺病。鉴于所有患者所接触的化工物质都不止联乙醯这一种,因此,该报道并未对联乙醯可致爆谷工肺病下定论。

  此后,美国《每周病死率与死亡率报道》均作相关登记,至今已累计登记了约40位病人。最新的一次登记报道了7位病人,其中6人是添加包括联乙醯在内的香味剂工人,另1人为包装工。

  这些结果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最近,美国丹佛市国立犹太医学研究中心肺科专家露丝教授在发给美国fda和政府机构niosh的一封信中说,她和同事最近收治了一位罕见的病人,其临床表现为典型的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这位病人不仅喜欢吃微波炉爆米花,还喜欢趁热打开爆米花纸袋闻奶油香味。近10年来,她每天都要吃3~4袋爆米花。虽然不能认定她患的病就是爆谷工肺病,但实在找不出其他更好的解释。露丝教授认为,或许这是目前唯一的非职业性爆谷工肺病病人。

  荷兰学者追踪了1960~2003年在某化工厂工作过的175位工人,发现在接触联乙醯较多的102位工人中,出现了3位典型的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病人。研究者认为,应高度怀疑长期接触联乙醯是罹患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原因,但距离定论尚远。

  美国fda及niosh的发言人均直截了当地说,现在尚无联乙醯导致肺损伤的确切证据,目前既无限制使用联乙醯的打算,也无拟订工作场所接触限值的安排。但美国年产量达30亿袋的两大微波炉爆米生产商均表示,今后将在袋装微波炉爆米中,停止使用奶油香味添加剂联乙醯,以防患于未然。

  如何看待“爆米花风波”

  评价一项研究成果的确切性需要的条件是:

  第一,重复性好。就是说,不止一家报告这么说,而是许多研究报告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第二,研究设计合理。就是说,通过合理的研究,能科学地阐释某种论点。

  第三,实践可证明相关研究结论的正确性。比如说,停止接触联乙醯,就不会发生爆谷工肺这种疾病。

  显然,有关“接触联乙醯可致爆谷工肺病”的研究,尚远未满足这三个条件,而且在国外所有相关文章的结尾,都特别说明了“现在的研究只是初步怀疑,离确证尚远”。

  北京街头小贩所售的爆米花,除了原味的外,也有奶油味的,但那是添加人造奶油或奶粉所产生的。没有哪个小贩会加大成本地去添加联乙醯。可以肯定地说,吃中国式爆米花没有得气管炎的危险。

  预防气管炎 关键是戒烟

  现有的资料表明,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抽烟和接触高浓度氮氧化物密切相关。抽烟多或接触高浓度氮氧化物的人,最容易患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因此,预防阻塞性细支气管炎,首要的措施是戒烟、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而不是拒绝吃爆米花。

  中毒控制中心热线咨询电话:(010)83132345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膝关节为何“休息痛”

上一篇:

教你消除家中哮喘诱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