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上,有很多的器官,如果不仔细呵护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有时候你会发现耳朵里面长出了恐怖的白毛,这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关于怎么掏耳朵的相关知识,千万当心别掏出了白毛。
太恐怖了,耳朵内居然发霉长白毛
前几天一小伙说耳朵不舒服发痒、闷胀,且听力下降。于是来医院做耳部检查,检查后发现外耳道长出白毛。
既然是抠脚后用手抠耳朵导致细菌感染......
据这位重庆小伙儿介绍,由于有时候在外奔波,脚脏了,他就用水冲下,湿哒哒地就换上家居拖鞋。1个多月下来,他就得了脚气,有时候脚痒难忍,情不自禁的用手去抓一下。偏偏这位小伙儿也很喜欢抠耳朵,这只手刚挠完脚,还没顾得上洗手,他就直接用同一只手去掏耳朵。
没想到,这位小伙儿的耳朵感觉很痒很胀特难受,听力也下降了,然后他赶紧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右耳里,长了一圈白毛,上面还结了一层痂一样的东西。它们把耳道给堵住了,所以,听力受到了影响。这些白毛,就是因脚气滋生出的霉菌。
外耳道为什么会长出了白毛?如果用抠脚的手直接抠耳朵,很可能是引发了外耳道真菌病。当外耳道潮湿、损伤,较易受真菌的感染。由于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狭窄的盲管,水一旦进入了耳道,是很难蒸发干燥的,如果这时用不干净的手去扣耳朵,细菌真菌等就很可能会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且还会引起炎症。
患有外耳道真菌病的患者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真菌侵入上皮后,可出现耳内发痒及闷胀感。当因炎症而致外耳道表皮脱落,与菌丝体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于鼓膜表面时,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而致上皮下层受累时,则可引起肿胀、疼痛及流脓。
如果病变感染了鼓膜,还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
防治外耳道真菌病的主要方法
1.平时应该保持外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
2.耳道进水后,清理干净;
3.治疗期间应该停止游泳等。
过度清洁会导致外耳道炎
人的耳朵分外耳和内耳,鼓膜外一直到耳廓等,都属于外耳。外耳的皮下组织非常少,几乎直接附着在软骨膜上,尤其是外耳道,就那么一层薄薄的皮肤,很娇嫩。
为了保持外耳道的干净,不生耵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耳蚕,有的人喜欢用手或者挖耳勺掏耳朵,有的人觉得这样做不卫生,于是更讲究些,选择用棉签擦耳朵及外耳道。
殊不知,在用棉签擦外耳道的时候,很容易擦伤耳道上那薄薄的皮肤而全然不知,于是给细菌创造了侵犯的条件,炎症也就发生了。这是过度清洁造成的,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还会发展,甚至发生耳廓软骨膜炎,给病人带来相当大的痛苦,甚至造成耳廓软骨的萎缩。
温馨提示
外界的细菌感染是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许多的患者会出现瘙痒难忍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造成的流脓,因此应该注意耳部卫生,若是需要洗澡,应该注意方法,避免脏水进入耳朵,导致不良后果。
外耳道真菌感染的原因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当外耳道潮湿、损伤或长期使用广谱滴耳液时,较易受真菌,主要为曲霉菌感染。感染者耳内发痒或不适感,有时感奇痒。检查可见外耳道粉末状物或颗粒物堆积,甚至呈简、块状,真菌学检查中可发现菌丝体及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