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孕期保健妊娠病之难产

2019-01-13 21:30:32浏览:205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妊娠足月,临产分娩困难者,称“难产”。古书有“乳难”之称,《神农本草经》有“子难”的记载。难产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母子双亡

妊娠足月,临产分娩困难者,称“难产”。古书有“乳难”之称,《神农本草经》有“子难”的记载。难产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母子双亡,或留下严重后遗症。

难产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难产的病因归纳起来有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儿、胎位异常。其中产道异常、胎儿、胎位异常于分娩之际需手术助产。本篇主要讨论“产力异常”。产力异常导致难产的机理主要是气血失调,分虚实两证。或气血虚弱,不能促胎外出,表现为宫缩乏力;或气滞血瘀,碍胎外出,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子宫收缩过强,产程过长。在治疗方面,虚者补之,使气血充足,产力正常,产道顺畅,自然分娩;实者理气活血,催生下胎。用药注意补虚不宜过于滋腻,以防滞产;化瘀不可过用破血耗气药,以防伤正。

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证

证候:临产阵痛轻微,宫缩时间短而弱,间歇长。产程进展慢,或下血量多,色淡或胎膜早破,面色无华,神疲肢软,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大而虚或沉细而弱。

治法:大补气血。

方药:蔡松汀难产方。

常用药:黄芪、党参、茯神补益中气,以助母力为君;当归、川芎、白芍养血为臣药,枸杞子、龟甲滋肾填精,血旺精足以润胎助产。若宫口已全开而产力不足时,亦可加服独参汤或含服参片,大补元气助其产力。

2.气滞血瘀证

证候:产时腰腹疼痛剧烈,间歇不均,宫缩虽强,但无规律,久产不下,下血量少,色黯红,精神紧张,心情烦躁,胸闷脘胀,时欲呕恶,面色紫暗,舌黯红,苔薄白,脉弦大或至数不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催产。

方药:催生饮加益母草。

常用药:当归、川芎活血,大腹皮、枳壳破气散结下胎,白芷芳香通窍,加益母草共奏行气活血、催生下胎之功。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副乳怎么消除产后消除副乳有诀窍

上一篇:

难产的原因造成古代女人难产的因素是这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