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孩子的母亲。很多人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羡慕,认为孩子生病了可以不用去医院,我在家就可以为他治疗了。其实,情况不像大家想得那样简单。儿科医生和所有新妈妈一样,也是在育儿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的。
记得我儿子第一次生病是他5个月大的时候。一天夜里,儿子忽然体温上升至39.7℃,但家里什么药也没有准备。看到儿子哭闹的样子,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我急忙打电话给我的科室主任。主任耐心地对我说:“海燕,不要慌,先把孩子的四肢露出来,护好前后心,用温水擦拭,再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听了主任的指导,我慌乱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经过物理降温,孩子的体温慢慢降了下来。谁知到了第二天,孩子体温再次上升,并出现咳嗽等症状,我带孩子到医院化验了血常规,当主任说孩子得了肺炎的时候,我一下子哭了出来。一位同事边安慰我边说:“这真是医不自医啊!”
孩子生病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不少道理。作为妈妈,我了解到即便是儿科医生,也不可能天生就是一个育儿高手,科学育儿以及护理孩子的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总结和积累出来。作为医生,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因为当我转换了角色,从医生转换成了孩子妈妈时,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来就诊的患儿家长经常会出现曾经让我不理解的过度焦虑的情绪。
面对孩子第一次生病(以发烧为例),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觉得首先需要的是信任儿科医生。因为我们自己的父母已经几十年没有带小孩了,而且他们的育儿经验已经过时。新手妈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化验、合理用药。当你第一次完整地观察孩子生病,并陪伴孩子度过生病期后,我相信,你已经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兵了。随着经验的积累,你就可以慢慢减少对医生的依赖了,像如何测量体温,多少度是高烧?孩子感冒后常用哪些药?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升高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等都可以自己把握。
当孩子恢复健康时,你会发现,疾病并非想象中那样可怕,而且孩子每生一次病,就会长大很多。你也会从医生那里得知,原来孩子不生病是长不大的,孩子就是在不断生病中建立起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变得更加健康。
我在临床已经和儿科疾病打了15年的交道,同时也和患儿家长打了15年的交道。我意识到,一位患儿得了看似简单的疾病可能会牵涉家长的心理问题,甚至上升至一个家庭的问题。不少看似和睦的家庭,一旦遇到孩子生病,家长就会失去理智,相互埋怨、指责,甚至闹离婚。反过来也如此,由于家庭不和睦,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生理、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