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李先生感觉耳朵发痒,就用棉签掏耳朵止痒,没想到用力过猛,耳内顿感一阵剧痛,棉签也折断在耳道中,他急忙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李先生的鼓膜已经穿孔。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接诊像李先生这样的因挖耳不慎而导致耳鼓膜穿孔的患者,因频繁清理耳道或挖耳方式不正确引发炎症的患者也不少见。
耳朵痒了用棉签掏掏,不仅能止痒,还能清除外耳内的耳屎,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定期掏耳朵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这种做法会让耳道很受伤。外耳道皮肤有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状的物质,俗称耳屎,医学上叫做耵聍。耵聍可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有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成年人耳内的耵聍很少,而且随着运动会自然掉落,不必担心阻塞耳道。频繁挖耳会刺激外耳道,引发炎症,甚至可能导致癌变。
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经常清理耳道,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耳道比较娇嫩,容易受伤感染,应避免掏挖。老年人由于油脂、皮屑分泌比较旺盛,可以适当清理。一般来讲,感觉耳朵痒了可以用无菌棉签在外耳道1/3处轻轻擦拭,棉签伸入耳道不要过深,更不能拿曲别针等物品清理,以免划伤外耳道引发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棉签顶端松了,就不要再使用了。如果使用棉签清理不能缓解耳朵痒的症状,应到医院处理,切不可自行用力掏挖。真菌感染引发的瘙痒症状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缓解症状。
此外,在洗澡或游泳时应该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外耳道进水。外耳道进水会使干硬的耵聍吸水后膨胀,影响听力,不干净的水进入耳道还有可能引发炎症。自行清理耳道时要留意周围环境,避免因打喷嚏或他人触碰等意外状况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