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13岁的小祁一醒来就觉得自己头晕耳鸣,他想和家人说话,却连自己也听不清说了些什么。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小祁,他的耳朵中风了,是因为长期用耳习惯不健康而引起的突发性耳聋。
小祁喜欢用iPad和手机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学英语。不管是乘公交车,还是在路上走,甚至是睡觉前,只要不上课,耳机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他的耳朵。而且他喜欢把声音开得很大,其他人站得很远都能听得见。父母一直在为他担心,没想到孩子耳朵真出了事。
耳中风在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一般认为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的内耳神经细胞损伤,通常因疲劳过度、精神紧张、噪声刺激等因素诱发。有的人出现头晕、耳鸣、听不见等症状后并没有重视,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殊不知,这一休息很可能就导致了永久性耳聋。
治疗耳中风有关键时间点,一般从发现耳聋到治疗不可超过6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限,有30%的耳聋再也无法逆转;如果超过一周,这个数字就会上升到50%。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突然听不见了,一定要立即到医院治疗。
有研究表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声音的强度大小和接触时间成正比。噪声大小的衡量标准以分贝为单位,6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少年儿童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一旦超过70分贝,就会对孩子的听力系统造成损害,而耳机的音量常常能达到80分贝,甚至100分贝以上。这样的高音量通过耳机进入内耳,容易引起内耳毛细胞损伤,长此以往会造成噪声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