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有多重要?它能与财富、美貌并居“高富帅”,就知道其重要性了。很多科学研究发现,身高与择偶、收入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少联系。
中国青少年真比日韩矮吗
前段日子,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说:“在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平均身高1.74米;日本排29位,平均身高1.707米;中国男性排第32位,1.697米。7~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对此,吴正宪呼吁立法,激发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吴正宪并没有给出她提供数据的出处。目前得到比较广泛引用的关于我国平均身高的调查来自于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制监测公报》,这个报告对31个省区市的459184人进行了抽样。结论是2010年,17岁男孩的平均身高是1.714米,17岁女孩的平均身高是1.593米。
对比一下邻国的数据。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所做的统计,2010年日本17岁男孩平均身高是1.708米,女孩是1.580米;2010年韩国17岁男孩平均身高为1.736米,17岁女孩为1.609米(数据来源:Jin Soo Moon)。
以上述三个统计研究为基础,以2010年为截面,东亚三国这一年17岁的青年人平均身高排排坐的话,中国比韩国低,比日本略高。
为何以17岁比高低
为什么选17岁作为比较的基准?一方面这个年纪的人已经过了身高增长的高峰。虽说“二十三蹿一蹿”,但是大部分人的身高在17岁已成定局。但最重要的原因却与身高的增长趋势无关——在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17岁的“准青年”大都在学校里。一旦中学毕业,统计人员再想“一网打尽”整个年龄层的统计对象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单纯比较不同国家间的平均身高水平意义并不大,因为正如大家感受到的那样,身高更多取决于遗传。根据不同的研究,我们的身高有六到八成是“天注定”的,有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群平均身高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不受遗传控制的那一部分。
经济水平对身高的影响有多大
有研究显示,农村孩子比城市中的同龄人要矮。这跟科学界对身高影响因素的主流研究结论相符——决定身高不受遗传影响的20%~40%是经济水平。确切地说,经济水平影响一个人在胎儿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营养健康状况。
英国拉夫堡大学教授、著名人类学家Barry Borgin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危地马拉玛雅人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575米,成年女性平均身高只有1.422米。后来危地马拉内战升级,大量玛雅人流亡美国。虽然他们在异国他乡只能做一些收入不高的工作,但这些人,特别是他们的孩子却仍然比留在故乡的同胞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有更好的营养水平。到2000年,在美国的玛雅人已经比留在危地马拉的同龄同胞平均高了10.24厘米。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朝鲜在十年前已经有了5厘米左右的平均身高差距。
由此看来,“高富帅”三个字也得调整一下座次,想跟一个国家的公民比个头,如果没有“富”,特别是这个国家平均的“富”,怕是还得仰望一阵子呢。
链接:
荷兰人是怎么高起来的
要谈“增高”经验,世界上没有谁比荷兰人更有资格。21岁荷兰男人的平均身高1.838米,21岁女性平均身高1.707米,居世界之巅。荷兰人的骄傲之处是,就在一个世纪之前,他们的身高在西欧还是最矮的那一拨。根据研究,荷兰人的平均身高在1840年进入了一个低谷,19岁的荷兰男性只有1.62米多一点。十九世纪中叶之后,荷兰人开始长高,到现在都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向上趋势。十九世纪中期,荷兰发生了什么?当时的荷兰,荣耀已经成为历史——它在十七世纪大航海时代,是称霸大洋的强大帝国。但财富的积累并没有直接惠及民众,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1840~1848年,荷兰逐步确立了议会制,从那之后,贫富差距逐渐缩小。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荷兰人也迅速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