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被异物卡进体内致伤致死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心痛,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孩子好奇心强 有“孔”的器官易被当成“收纳袋”
女孩彤彤(化名)9岁,这三个月来,彤彤和家人一直被难言之隐所困扰,前几天,医院妇科的医生从彤彤的下体取出了约1厘米长的一段蜡笔样异物,一家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专家提醒说,幼儿和儿童喜欢往身体有“孔”的器官塞东西,耳朵、鼻孔、嘴巴甚至下体都可能成为婴幼儿的“收纳袋”,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发卡、火柴棍、花生米
都可能被孩子塞进私处
彤彤是小
学三年级的学生,不久前,母亲无意中发现,孩子似乎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经常时不时地皱眉头。
再三询问下,彤彤才红着脸告诉妈妈,自己的私处不舒服,已经有3个多月了。
妈妈带彤彤到附近一家医院检查,发现孩子下体内有少量淡咖啡色分泌物,医生开始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症状反复出现。
妈妈又带着彤彤去了另一家医院,骨盆平片提示:耻骨联合上方偏右1.2cm处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考虑为异物,由于设备有限,彤彤转至医院进一步治疗,医生们借助宫腔镜为彤彤进行下体检查,结果发现,彤彤的下体内有一段长约1厘米的蜡笔样异物,之后顺利取出。
为彤彤做手术的妇科主治医师说,手术后曾问过彤彤,但彤彤否认是自己把蜡笔塞进了下体。
医生说,这种行为一般是婴幼儿时期所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己塞入:常见于婴幼儿出于好奇心或企图解除下体瘙痒等,将异物塞入下体;另一种是由他人塞入:由小伙伴好奇、模仿将小玩具、笔套、发卡、衣物上饰品等塞入。由于年纪小,当时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时间一长,孩子们也就忘记了。
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好几位这样的小病人,幼女下体常见的异物有:发卡、火柴棍、花生米、玉米粒、黄豆、别针等。
有“孔”器官容易成婴幼儿“收纳袋”
卡住孩子的危险物花生排第一位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说,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身上有“孔”的器官都容易成为婴幼儿的“收纳袋”。
最常见的是异物入嘴。婴幼儿都喜欢把拿到的东西往嘴里塞,尝一尝,异物进入食道到胃的机会最多,如果塞入的是花生等异物,一不小心呛进气管就十分危险。
孩子们也很喜欢把东西塞进鼻腔和耳道,女宝宝则多了一个“收纳袋”,就是下体。
主任说,医院曾经以6年来287例因为气管异物住院的孩子为研究对象,列出了“危险品”排行榜,有些危险物可能是家长想不到的。
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