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交了8月节,夜寒白天热。夏末秋初,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是多种慢性疾病容易发生或复发的时节。在这季节交替的时候,做好以下“五养”,对安度“多事之秋”显得尤为重要。
养心 立秋后许多地方天气依旧炎热。在这气候多变的时节,易发生中风和心梗。膳食调理上需注意控制热量和脂肪摄取量,多选择能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降血压的食材。如鲑鱼、秋刀鱼、鳗鱼、白鲳鱼、牡蛎等。
养肝 秋季燥气易伤津液,在饮食上应少辛多酸,以滋阴润肺为宜,多食番茄、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少吃葱、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同时要少喝酒。
养肺 由于日夜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机能减弱,容易出现喉咙干咳、皮肤瘙痒。此时,应多食百合、柚子、金橘、杏仁、银耳、枸杞、黄芪等润肺益气食物。
养肾 入秋后气温稍降,人们喝水量减少,但汗液的蒸发量仍然较高。此时最佳饮品除了白开水外,还有菊花茶、绿豆汤、绿茶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饮品。
养胃 夏末秋初是胃病多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易出现胃痉挛、腹胀、胃痛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要做到定时定量,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多吃些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吃温食,特别是百合莲子粥、银耳粥、红枣紫米粥等,有益保护胃肠功能。
夏末秋初养生,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早睡早起,并适当午睡来化解秋乏,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朱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