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儿童往往语言表达能力差或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饿了、病了、尿了、不舒服了等等,都不会说甚至通过哭泣来表达,更有一些儿童在发烧时还能有精力玩耍,此时如果家长不注意观察或不懂得疾病前兆,往往会延误病情。儿童生病前的这五大症状希望你注意过!
1.排便次数、粪便状态改变
小便:当小便次数少、颜色黄、量少,可以考虑为内火大,喝水少。需要注意多补水和清热,不然时间一长便有可能发烧咳嗽。
大便:次数多、质地稀薄,一天3-4次,甚至更多,考虑为受凉、细菌感染等。而2-3天,甚至时间更长才排便一次,说明内火大、食物过于精细、运动少,要多吃蔬菜、饮水。
2.情绪异常
虽然孩子哭闹很烦人,但是哭闹是孩子反应身体不适的方法。长时间哭闹、大声哭泣、不睡觉,拥抱、喂食都没有作用,要考虑孩子是否生病,如腹痛、肌肉痛、扭伤等。
其次,孩子不哭闹也要多留意,如精神萎靡、嗜睡、目光呆滞、易被惊吓等,要及时就医,或许为发热现象。
3.不思饮食
老人说“孩子没有不好吃的”,其实孩子对吃是非常感兴趣的,从婴儿期,便通过吃来了解外界。
当孩子不思饮食、呕吐、吃得少等,摄取食物量明显低于日常,考虑感冒、肠道问题。另外,如果孩子饮食量是逐渐减少,要注意是否为缺钙、缺锌、寄生虫等。
4.呼吸改变
年轻妈妈如果没有经验,听孩子的呼吸声是判断是否生病的一种方法。
如果孩子有呼吸频率快、呼吸声粗,注意孩子衣物是否太紧或受到压迫,如果伴有脸部发红、鼻翼煽动,考虑为发烧、肺部感染等。
5.出汗
孩子出汗分为病理性出汗与生理性出汗。
首先,气温高、衣物多、盖得太多、吃奶、吃饭等,会导致生理性出汗,这是因为孩子新陈代谢快,又好动引起,故而出汗比成人多。但是,出汗后要及时给孩子换衣服,避免受凉生病。
其次,病理性出汗。一种为孩子身体虚弱,入睡后出汗多,另一种为孩子缺钙、佝偻病以及营养不良等导致出汗。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烧也会出汗,一般这种出汗后会伴随退烧。
所以,作为家长不仅仅要学会如何喂养孩子,还得了解孩子哭泣、排泄、脸色等异常,以便于及时发现与治疗疾病。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