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3岁了,宝宝2岁以前,基本由宝宝的姥姥来带。老人心细,在喂养孩子方面很有一套,宝宝的饮食、睡眠、着装等等,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记得在炎热的夏天,宝宝的姥姥都是手里摇着蒲扇,不紧不慢地给宝宝扇着,既没有蚊虫来袭,又有小风掠过,宝宝每一次都睡得很香。
有一次,宝宝的姥姥要回老家一趟,我与老公在家看孩子。由于天气热,老公在宝宝睡觉时,给她吹起了风扇,他看孩子头上还是有汗出,就把风扇放到离孩子更近的地方。谁知孩子就感冒了。他看孩子感冒了,吓得关掉了电风扇,谁知宝宝又起了一头痱子。宝宝姥姥回来后,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宝宝头上的痱子才慢慢消失,我们不得不佩服她老人家的育儿经。
宝宝两岁后,由她的姥爷照看。宝宝的姥爷除了生活上给其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注意培养宝宝的兴趣,给宝宝自由的空间,让她尽情地玩耍、嬉戏,宝宝不但健康地成长,还与姥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宝宝3岁时上了幼儿园,宝宝的姥爷也回了老家。宝宝对姥爷依旧感情很深,有一次,宝宝的姥姥、姥爷在我这里小住,宝宝姥姥见宝宝与她姥爷如此亲近,故意问宝宝:“宝宝,你想姥爷吗?”“想!”宝宝大声说。宝宝姥姥接着问:“你想姥姥吗?”“不想!”宝宝干脆地说。宝宝姥姥有些感慨地说:“宝宝,这是咋说地,姥姥从你很小的时候就喂你,照看你,咋还不想姥姥呢?”我见此情景,忙说:“小孩子的话还能信?”宝宝姥姥只得一笑了之。
研究表明,宝宝的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谁也改变不了。3个月的宝宝可以记住前一天他第一次看到的东西。5个月宝宝可以记住最远两周前他第一次看到的东西。10个月的宝宝完整的记忆和回想功能开始发展。12~18个月的宝宝记忆趋向缓慢发展,但是信息必须多次重复才能在宝宝的记忆中停留较长时间。2~3岁孩子记忆能力显著提高。我记得宝宝由姥姥照顾时,特别依恋姥姥,只是那时候宝宝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后来由姥爷照顾时,对姥姥的印象慢慢淡化,姥爷看她时,正是她语言与记忆力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她对姥爷的印象特别深。从这一点看,也就不难理解我家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