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中暑、腹泻等疾病也多了起来。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赶上小病就只能硬扛了。小编采访权威专家,推荐几种实用的“夏季良药”,以备不时之需。
中暑:人丹、藿香正气水
中暑的人体温会升高,并感到口渴、乏力,还会有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这多见于高温天气下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的人。
人丹:这时除了补充水分,让其平躺在阴凉处之外,还可以服用人丹。
它由薄荷冰、儿茶、陈皮等组成,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等功效,可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20粒。
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儿童、孕妇、年老体虚及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服药后仍不见好转,甚至出现休克,应马上就医。
如果患者走出冰凉的空调房,在炎热的户外待了较长时间,随后出现发热、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或从炎热的户外回到屋里,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出现恶寒发热、腹痛吐泻、无汗、胸闷等症状。这也是一种中暑表现,中医称为“阴暑”。
藿香正气水:属于辛温药品,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每次可口服藿香正气水5~1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过敏者应慎用藿香正气水,可选择其他剂型。
腹泻:蒙脱石散、补液盐
很多因素都能引起腹泻如感染、受凉、饮食不净等,但不应急着吃止泻药,而应先调整饮食、多休息。持续腹泻会引发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失衡。
补液盐:对表现为口干、少尿、疲乏无力等,轻、中度脱水的患者来说,首选的治疗方式是口服补液盐。
蒙脱石散:为胃肠黏膜保护剂,可以吸附肠道水分及毒素,可用于水样腹泻。
它经胃肠吸收少,孕妇及婴幼儿腹泻时也可遵医嘱使用,但大量长期用可能引起便秘。
在家自行服药的患者需注意监测体温,若腹泻同时还伴有发热,便中有脓血,表明体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单纯地使用补液盐与蒙脱石散远远不够了。
此时,需到医院检查,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即便是普通的病毒性肠胃炎,服药后若症状加重,也应立即就医。
痱子:十滴水
十滴水:夏季孩子容易出痱子,此时可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用它轻涂搽,每天1~2次,一般3天可有效缓解。
可取10~30毫升十滴水加入洗澡水里给孩子擦洗,对初次出痱子的儿童尤其适合。
扭伤:红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