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甜食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对一些人来说,甜食是一种吃了就停不下来的东西,而另一些人尽管对“甜味”没有过分的欲望,却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含糖量极高的食物。
澳大利亚有个导演 Damon Gameau,为了弄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做了个有趣又勇敢的实验:
他把自己当小白鼠,连续 60 天,每天吃 40 勺(约 160 g)。在连续 60 天的时间内,Damon 并不吃糖果、汽水这样的含糖量高的食品,所有的 40 勺糖都来自于公认的健康食品。
实验结束后,他身体的变化令人震惊……
除了体重的增加,在体检中Damon 的谷丙转氨酶已超过安全范围,还有了脂肪肝,很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 2 型糖尿病。
1、让肝脏变胖
果糖会加快肝脏细胞储存脂肪的速度,长期的高糖饮食,会导致脂肪像一个个小球一样,聚集在肝脏周围,是“非酒精脂肪肝”的前兆。
预防建议
尽可能减少糖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限量饮酒,坚持适量锻炼,有助于清除肝内脂肪。
2、使你变成大胃王
长期吃糖太多会扰乱身体向大脑发送信号。体重超标和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会减缓释放瘦素激素,导致已经吃饱了但还是觉得饿。
预防建议
想吃糖的时候,就步行15分钟。研究人员发现,步行15分钟,能将人对巧克力的渴望降低12%。
3、诱发头痛偏头痛
多数是由于变化引起的,如睡眠、饮食的改变等。
当你吃糖过多时,人体需要快速反应来应对它,血糖水平会突然到达峰值,随后又陷入低谷。这种变化就有可能引发头痛。
预防建议
了解糖分的不同名称和说法,警惕成分表中出现“糖”、“糖浆”等字眼的食品。
4、加速皮肤老化
血液中的糖会附着在蛋白质上,并产生“危害分子”———糖化终产物(AGEs)。
它们不仅会破坏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等蛋白纤维,导致皮肤出现皱纹或松弛下垂,还会使身体的“天然抗氧化剂”酶失效,招架不住紫外线等的外部侵害。
预防建议
一定少喝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饮品,即使是听上去很健康的“鲜果”奶昔,含糖量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