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伯,今年78岁,有“高血压”病史16年,血压最高达160/95mmHg,口服“络活喜每日一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欠佳。患“冠心病”2年,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脑心通、通心络”等药物。
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急,活动后明显,休息后能稍好转,能平卧,偶有咳嗽、少量咳痰,痰白粘,无发热、畏寒,无胸痛、心悸,无恶心、呕吐,曾在某医院门诊,考虑“气管炎”,予口服“头孢”等药物,症状未见好转。
半天前患者静息状态下突发气急加重,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伴胸闷、大汗,口唇紫绀,咯血及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急由120送入我院急诊,查床边胸片示:心衰伴肺部淤血改变、右侧胸腔积液。
床边心脏超声:左心扩大 左室舒缩功能减退,主动脉硬化 主动脉退变伴中度返流,心包少量积液,双侧胸腔大量积液。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
在生活中,有不少像陈大伯这样的病人把心衰误以为气管炎。确实这两种病有一些相同的表现,如:咳嗽、气急等,尤其当心衰较重时可表现为心源性哮喘,易与支气管哮喘相混淆。但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
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春秋季节,发病时肺部可听到广泛的哮鸣音、气急明显,可以有咳嗽,无痰或少量白色泡沫痰,胸片X线检查可见肺野清晰或透亮度增加;
心源性哮喘多见于中老年,发病季节性不明显,发病时肺部可听到干湿性罗音,并可听到心脏的奔马律或病理性杂音,咳大量粉红色的泡沫痰,胸片X线检查可见肺淤血及左心增大。
而心衰的治疗与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明显差别,因此,如果按气管炎治疗心衰,会导致疾病久治不愈,甚至加重心衰的进展,危及生命。
虽然咳嗽、咳痰、气急为心衰和气管炎的共同表现,但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心衰的咳嗽、气急常无明显诱因,其发生机制与活动或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夜间睡眠中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小支气管收缩、肺活量减少等因素致肺淤血有关。
因此心衰的咳嗽、气急多发生在活动时或夜间睡眠中,咳出痰液为粉红色泡沫痰;而气管炎多有受凉感冒史,以晨起后咳嗽、气急为特点,晨起冷空气刺激或体位变化可刺激排痰,多为黄痰或白色粘液痰。
气管炎的治疗以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为主,感染控制以后,咳嗽、咳痰、气急症状可缓解;支气管哮喘则主要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解痉平喘;心衰的治疗首先是原发病因的治疗,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甲亢等疾病均可引起心衰,在原发病得到控制后心衰症状可缓解,若心衰病情较重表现为心源性哮喘时,则需用洋地黄、吗啡、利尿剂等治疗。
另外,感染常为心衰的诱因,特别是呼吸道的感染最常见。在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病人,感染可能诱发心衰。尤其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最重要和最危险的疾病,而心力衰竭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有气急症状的老人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尽量避免心衰的误诊与漏诊,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