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节过后,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不当进食粽子导致血糖飙升,其中一部分患者血糖难以控制,而不得不住进医院控制血糖。糖友可“三少一多”选择适合自己的粽子。
大部分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粽子,其实只要注意食用量和选择适合的品种,糖友是可以品尝这种美食的。端午吃粽子(尤其是油脂含量高的肉粽)需要减少其他主食和菜肴的分量,搭配清淡的蔬菜汤,多摄入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调节血脂。一般针对血糖控制尚可的糖友,建议每次吃普通大小的粽(每个大约重100~150克)半个,如果是迷你小粽子(每个大约重30~40克)可以吃1~2个。
那么哪种粽子适合糖友食用呢?推荐自己动手制作健康粽:要选择“三少一多”的品种,即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的。肉粽尽量选择后腿肉来代替五花肉。可以改成鸡肉、去刺的鱼肉或豆腐干等原材料,用板栗代替蛋黄,糯米中加少量粗粮,还可以放入胡萝卜丁、鲜玉米粒、香菇丁、竹笋等,来增加粽子的纤维含量。糯米不要再用酱油浸渍了,其本身已经有黏性,亦不要再加入猪油,只要用心一样可以做出美味的粽子,同时吃得健康。
如果在超市购买速冻粽子吃,需要用大火多蒸一会,棕子里面热透才能食用。胃功能较弱的人不要多吃,也不能吃凉粽子,最好在吃粽子之前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