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冬病夏治有理论依据

2018-12-07 12:15:32浏览:57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去除宿疾。冬病夏治的理论核心主要有3个方面,一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去除宿疾。冬病夏治的理论核心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阴阳平衡观点;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学观点;三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点。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而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聚点。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高、湿度大,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腠理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透到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冬病”的目的。因此,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最为常用的方法。

  冬病夏治无论是采用中药内服,还是穴位贴敷、针灸、艾灸、拔罐、刮痧、药膳等,都应根据体质与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冬病夏治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大多由急性肺系病变未能彻底治愈,或原本体质虚弱,反复感染外邪迁延所致。此类疾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肺、脾、肾三脏皆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气候转变、寒温失调为发病的诱因。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从而起到预防发作和减轻发作的效果。

  需要提醒一点,中医穴位贴敷仅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而穴位贴敷重在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疾病本身在夏季可能不明显或没有症状,所以冬病夏治的主要功效是减少其在冬季的急性发病机会。

  另外,冬病夏治治疗期间应注意夏季的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新鲜桂圆和荔枝等;忌大量食用寒凉之品,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以防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暑之后 多吃“水下菜”

上一篇: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