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时节,是雷电和台风活跃的季节。雷电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负面影响,每年因雷电天气引发的雷击事故数不胜数。而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袭击,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
不过雷电也有对人类有益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雷电是一种电力资源。据报道,雷电一次放电能量可达1~10亿焦耳。美国某工程物理研究所研究证实,直接引用雷电中的大脉冲电流,可产生数十万倍大气压的冲击力,利用这种巨大的冲击力,可以夯实松软的基地,从而为各种建筑工程节省大量的能源。根据高频感应加热原理,利用雷电产生的高温,可使岩石内的水分膨胀,从而破碎岩石,达到爆破开采之目的。日本借助雷电进行矿山大面积爆破开采的实验已获得了成功。
雷电可以制造氮肥。雷电发生时,大气中的闪电通道可达几公里长,温度很高,有大量的氮和氧化合成二氧化氮。生成的二氧化氮溶解于雨水中,变成浓度很低的硝酸,落入土壤后,又和其他物质化合变成硝石。硝石是一种很好的化肥。有人发现,在常遭雷击的高压电线附近,农作物生长茂盛,成熟期也有所提前,这其实正是闪电高温制肥功效的反映。
雷电可预示天气。我国民间有许多利用雷电预报天气变化的经验。例如,“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意思就是,看到西边或北边有闪电,那么产生闪电的雷雨云不久就有移到本地的可能;若东边或南边有闪电,表明雷雨云已移走,本地天气将转好。
雷电能净化大气环境。雷电产生时,强烈的光化学作用会使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的臭氧。一场雷阵雨过后,气温下降,空气中的臭氧增多,加之雨滴对空气灰尘的冲刷,人们会感到空气格外地清新。雷电能净化近地层空气环境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扩散大气污染物。伴随着雷电的上升气流,可将停滞于对流层下面的污染大气带到10公里以上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