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和痛,哪种感觉更难受?大部分人会选痒。因为痛还能忍,痒不仅难忍,还总是没完没了。据说17世纪,欧洲曾发明一种酷刑——“笑刑”,就是让受刑者奇痒难忍,无法克制,最终因狂笑致缺氧窒息而死亡。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痒起来要人命”吧。
小编今天要说的,是另一种痒——皮肤或者身体的器官出问题带来的瘙痒,很多科室的医生也“怕”它。
小看“痒”,等于放跑这些病
一般来说,皮肤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原发性皮肤损伤的,多半由于皮肤缺水引起。例如冬季出现的皮肤干痒、脱皮,中老年人由于皮肤干燥更易出现。另一种是皮肤本身生病了,如皮炎、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等皮肤病。
单纯的皮肤问题,应先找到病因,才能对症用药缓解瘙痒症状。银屑病等容易复发的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用药。
除了上述情况,很多其他种疾病也会连累皮肤。小看了“痒”,下面这些疾病可就被你放跑了。
痒+皮肤发黄
提示肝脏问题
全身瘙痒,同时伴有皮肤、眼睛、尿液异常发黄,可能是肝病导致的黄疸。肝脏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胆管受阻,胆红素无法顺利排泄,因此引起黄疸。有黄疸的人,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出现后一年,都可能发生全身性皮肤瘙痒。
对于肝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止痒仅仅是治标,从根本上控制肝病才是根本。因此在出现全身发黄、瘙痒时,应该及时就诊。此外,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不饮酒、不喝浓茶。勤剪指甲,避免用力抓挠皮肤,以免皮肤破损造成感染。
用温水淋浴可缓解瘙痒,水温宜控制在42℃以下,少用香皂、浴液等碱性沐浴用品。
痒+身上有尿味
警惕肾脏疾病
比较严重的肾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肾病还可能有面部皮肤颜色变深、干燥无光泽、萎黄,身上有尿味或鱼腥味等症状。
肾脏健康关乎生命质量,光靠症状来判断自己肾脏是否健康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重视体检,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肾功能。
最需查肾的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异常的人。
痒+饭量变大、体重变轻
查查血糖
皮肤局部瘙痒,例如在胳膊、腿上,且位置不固定,瘙痒的部位有皮疹、色素沉着、脱皮等,同时伴有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的症状,那你就需要测测血糖了,这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瘙痒。
这种皮肤瘙痒,对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陌生。糖尿病会让皮肤内葡萄糖含量过高,适合细菌繁殖且刺激末梢神经,长期血糖高导致皮肤脱水、干燥,都会引起瘙痒。这种瘙痒最主要的解决办法是控制血糖。
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人,可将皮肤瘙痒的症状告诉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调整药量。此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指(趾)甲过长,以免抓破皮肤。没有确诊糖尿病,却出现这种瘙痒,建议去查查血糖,再根据血糖情况确定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