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人际界线”,对自己友善亲密的,我们可以允许对方和自己一起躺在沙发上聊天谈心;老爱给自己找茬的,或自己看不顺眼的,可能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装不熟”,希望离对方愈远愈好。
台北长期从事人际关系教育的友缘基金会从多年来举办的活动中发现,现代孩子处理人际关系,依天生气质及后天环境影响,自然而然会衍生成不同的类型,若以植物来代表,大致可分为五型:“蔓藤型”、 “竹子型”、 “仙人掌型”、 “含羞草型”及“芦苇型”。友缘基金会临床部主任林淑棻提出,依据发展心理学,孩子从两岁开始知道你、我、他……不同的对位关系和差异性,也开始会以“我要”、“我不要”来确认及巩固刚发展出的人际界线,还会因为周遭环境不同的对待方式及态度,发展出不同的界线形态。
“蔓藤型”的孩子习惯依附强权保护,意见很容易被忽视,他们深深渴望被喜欢、被看见,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宁愿放弃自己的界线,做他人喜欢的事,以期得到对方的喜爱。这类孩子渴望与人接触,对他人有兴趣,通常是用商量、合作、协调的方式交朋友。
“竹子型”的孩子是喜欢“挂帅”、遵守规则,通常被父母及师长寄予较高期待及严要求。为了被在意的人肯定,他们常压抑自己的需要,做大人或朋友满意的行为,也会说服别人认同此一界线(规则),道不同就加以抵制。这类孩子常常会这样对人说:“你应该这样做才对!”误以为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好,是为对方着想。也会在适度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同时,接纳自己的失败及不足。
“仙人掌型”的孩子随时备战,拥有自我保护的强大力量。他们误以为每个人都带着武器接近自己,只有挥利剑才能保护自己。因为害怕再被欺侮、被伤害、被排斥、被支配,这类孩子所以常常摆出“你伤我,我也会伤你”的姿态。他们并非不向往朋友关系,只是一再的遭受伤害让他们选择与人保持距离。
“含羞草型”的孩子为了自我防备,尽量让自己缩小、隐藏。他们心中选择自我孤立,误以为离开人群,才可以拥有自我的独立性。在父母师长面前,他们通常是听话的乖小孩,在同龄伙伴中,他们则是无声的一群。他们不是不喜欢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在与同伴相处时,同时体会到“有你、有我”的存在。
“芦苇型”的孩子个性柔软有弹性,且有尊重、民主、合作的概念。在与人沟通时,会说“你的想法是……我的想法是……我们一起商量”。他们的身边通常有会跟他们商量、协调与合作的大人,大人本身的界线很有弹性,会接纳并尊重孩子的能力与发展,允许孩子跟大人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孩子既可以享受独立的界线,又可以享受互相重叠的界线。
林淑棻说,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快乐且自主的人际关系,父母及师长是孩子关系发展的重要他人,如果大人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允许孩子有失败、有意见,并邀请孩子一起合作,就能帮助孩子培养民主、尊重、合作、等待等能力,也能帮助孩子顺利发展成长后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