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误诊事件频发:被医院确诊为癌症,化疗放疗都做了,最后一检查其实是虚惊一场……或者相反,去医院检查时一切正常,患者一年后竟因癌症晚期而死亡。
连著名演员吴秀波也被误诊害得不轻。17岁时他体检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切除了40厘米的直肠,花掉13万元钱,术后被告知是误诊。
有数据显示,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门诊误诊率为50%;住院做过各种检查后的误诊率为30%。甚至有人说,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
误诊、漏诊我们究竟有没有办法避免?综合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总结出医生最容易误诊的7种病,并采访权威专家,教你5个方法远离看病风险。
受访专家:王拥军、纪小龙
最易误诊的7种病
1、帕金森病
症状包括:四肢或头出现颤抖、肌肉僵硬以及身体平衡问题,如走路不稳等。
常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氏症、脑卒中后遗症、创伤性脑损伤或原发性颤抖症。好发年龄为60岁以上人群。
此病尚无有效的筛查测试,患者必须接受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甲减是甲状腺素水平偏低所致。
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易疲劳、体重增加、失眠、肌肉疼痛或僵硬、便秘及皮肤干燥等。
常被误诊为:抑郁症和更年期综合征。
事实上,简单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即可确诊。
3、纤维肌痛症
这是一种类似关节炎的慢性病,特点是身体多处疼痛,正确诊断平均耗时5年。
症状包括:焦虑或抑郁、疼痛敏感增强、疲劳等。
常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诊断过程中,两个问题很重要:1)四肢广泛性疼痛是否超3个月?2)身体18个压痛点中阳性是否超过11处?回答肯定,即可确诊。
4、多发性硬化症
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