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又名赤苏、红苏、香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地上部分,既可入药,亦是餐桌上的调味品。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腌渍。
紫苏有叶、子、梗三类,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紫苏子则主要是下气消痰、润肺;它的梗能和胃降气,治疗胃气上逆。那么紫苏水治感冒吗?
若是冬季受凉感冒,出现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气、流鼻涕等症状,用紫苏叶散寒解表、发发汗,感冒也能更快治愈。
中医认为感冒,因四时不同,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概括起来,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身上没有汗、头疼、身疼、鼻流清涕,脉象特征为脉浮。
紫苏含有的紫苏醛等能扩张血管,刺激汗腺分泌,并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故具有发汗、去痰止咳作用。
民间常用紫苏解鱼蟹、狂犬、虫蛇、痈疮之毒,既可内服又可外敷。实验证明,紫苏水浸液在体外对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紫苏中还含有镇静神经、美艳肌肤的营养成分,能滋润皮肤,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及保湿功能。
紫苏以食用嫩叶为主,可生食或做汤。一般用于鲜食、油炸或煮粥,最好选择叶片平展、无梗、无虫噬痕迹的嫩叶;用来腌渍或做饮料的,尽量选择带梗或老一些的叶片更为适宜。
很多人觉得中药煎水效果会更好,但紫苏叶却是个例外,由于它的药用部分主要是挥发物质,长时间熬制反而会破坏药效,所以用开水泡着喝效果反而更好。患上风寒感冒后,抓几片紫苏叶约15g、用开水泡几分钟当茶饮,不久会感觉身上热了,然后会有微汗冒出,通常3~5天就能基本治愈。
紫苏用于治疗感冒,在春夏秋三季可购买新鲜的紫苏叶,捣烂后取汁服用即可。还可以拿紫苏跟薄荷或其他的时蔬凉拌食用,这样既能药食两用,也能对感冒轻症有治疗的作用。若想不受季节的影响,可选择购买紫苏的干品,作家居常备。为预防和治疗轻症,可以直接以干品紫苏取代茶饮,推荐“紫苏姜糖茶”,做法是:用紫苏、生姜、红糖煮食。
不过,由于紫苏叶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为胃肠道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可以在饭后饮用,或喝紫苏茶之前,吃几块饼干饱腹。
治疗孩子感冒的药膳推荐,有“紫苏红枣粥”,以紫苏叶、粳米、红枣熬成米粥,取红枣和粳米和胃,以紫苏散寒解表、理气宽中,小孩因为脾胃虚弱,感冒常伴有“夹食”的问题,这是一道很好的药膳。
如果孩子不喜欢喝,可以采取泡脚或洗澡的方式,还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孩子背后,肩胛骨之间。此外,用紫苏叶蒸汽熏鼻子,还可以喝姜汤,葱白带须水。
治疗风寒感冒的紫苏方介绍如下,可酌情选用。你不妨来看看治疗风寒感冒的紫苏方吧。
二、治疗风寒感冒的紫苏方1、紫苏10克,防风6克,薄荷3克,大米60克,红糖适量。前3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成粥,加红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趁热食用。具有疏风散寒、益气和胃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紫苏、羌活各10克,红茶3克,白糖适量:各味入杯,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冲淡为止。具有辛温解表,散寒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四肢酸痛等。
3、紫苏10克,生姜末6克,红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入红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趁热服用。具有疏风解毒、散寒和胃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4、紫苏10克,神曲15克,粳米60克。前2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趁热食用。具有疏风散寒、解毒和胃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5、紫苏、防风各10克,鲜芦根30克,红糖适量。前3味水煎取汁,入红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趁热服用。具有疏风散寒、解痉发汗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无汗等。
6、紫苏10克,大米60克,红糖适量。紫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粥。加红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趁热食用。具有疏风解表、散寒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7、紫苏30克,鸡蛋2个。紫苏水煎取汁,加入搅匀的鸡蛋液煮成蛋汤即可。每日1-2剂,每剂顿服,药后盖被取汗。具有疏风散寒、益气补虚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表虚证。
8、紫苏10克,干辛夷花3.克,白糖适量。各味入杯,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用,冲淡为止。具有疏、、风解表、散寒通窍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