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东红 通讯员宋书香)《自然·通讯》近日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强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纳米载体的评价与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与思路。
张强介绍,单壁碳纳米角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相比棒状的碳纳米管和片层状的石墨烯,碳纳米角具有独特的球状形态,在生物传感、医学诊疗等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依旧未知。
张强团队系统研究了碳纳米角、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等五种碳纳米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特征等,发现了壁碳纳米角诱导细胞凋亡等层级作用机制,揭示了其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优于碳纳米管的原理。研究人员特别发现一种膜蛋白分子(非转移性黑素瘤糖蛋白B,GPNMB)调控碳纳米载体与细胞作用的新机制,提示可以通过调控GPNMB蛋白与碳纳米材料的结合特征抑制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何冰,张强为责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