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活动劳累时或饱餐、寒冷、吸烟、紧张时,有心悸、疲劳、气急、呼吸困难感等不适,或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 ,需要高枕而睡。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出现下肢浮肿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心衰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基础病变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又往往伴有多种疾病,使其症状不典型,常见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面色苍白,憋气,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经常性胸闷胸痛,心动过速,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明显紫绀。部分有心绞痛、晕厥,排汗量异常。晚期病例则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端坐呼吸和肺水肿。
2、心脏病的发病原因陪着别人吸烟。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这是常见的心脏病的病因。
终日愁眉苦脸是常见的心脏病的病因之一。一开始态度就非常乐观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态度比较悲观的人要小一半。
雾天在户外运动。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雾天里进行户外锻炼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从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结。
怒斥会对心脏造成巨大的冲击,是心脏病的病因中常见的一种。
引发心脏病的不良习惯:事业至上,忽视减压,最终成为心脏病的病因。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压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
3、心脏病怎样调理3.1、适量运动、增强心脏功能
研究发现,步行对心脏健康非常有利。每慢走3分钟就快走1分钟,可以使心率有规律地增快、减慢,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每周3~5次为宜。
3.2、吃够主食,养护大脑
大脑需要的营养是碳水化合物,而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而且,如果一周不进食主食,大脑的记忆力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
3.3、保持精神愉悦、积极乐观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健康很重要的因素,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健康有好处。还应做到清心寡欲,养心敛思,处世达观,消除嫉妒。
心脏病要注意什么1、禁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2、禁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3、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4、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
怎样预防心脏病1、注重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