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患者对高血压有很多误区,这些误区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非常有害,有的人因此而延误治疗,甚至丧命。
误区一:
高血压可以根治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可以根治高血压,不必再服降压药。这些全是虚假宣传,会影响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
误区二:
太早用药,以后会无效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种观念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所以,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后也越好。
误区三:
长期用药将形成耐药性
有些人用药一段时间,即使没有不适的表现,血压稳定,也担心耐药,要求换药,其实没有必要。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
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
误区四:
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
一些高血压患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不愿意长期服药,看药品说明书有不良反应就不敢服药,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自行停药、换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部分降压药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 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
误区五:
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和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所以没有不适的感觉。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高血压用药,存在诸多误区,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
标签:高血压吃错药如何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