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其主要包括三个含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国内外调查显示,45%的人经常遭受亚健康状态的困扰。据对我国16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亚健康率的调查发现,高居榜首的北京人亚健康率达75.31%,上海是73.49%,广州为73.41%。亚健康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学会自我管理健康,可以主动摆脱亚健康状态,防止疾病接踵而至。 ●每个人都可以学会自我管理健康。 曝光亚健康危害 受社会竞争、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少人出现抵抗力下降、慢性疲劳、腰酸背痛、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甚至感到苦闷等症状。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又查不出明确疾病,那么您很可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国内外调查显示,大约半数人经常遭受亚健康状态的困扰。美国每年有600万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对我国16个百万人口城市亚健康率的调查发现,北京人的亚健康率高居榜首,达到75.31%,上海是73.49%,广州是73.41%。亚健康已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构成了很大影响,成为困扰人们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亚健康可分为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等。慢性疲劳、睡眠障碍、慢性疼痛、早衰、压力感、神经衰弱等,都是亚健康常见的表现。 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可以看做是对健康亮出的“黄牌”。在此阶段,如能及时祛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适当调养,人们就可以摆脱亚健康状态,恢复健康。否则,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可见,人们要想长久拥有健康,就必须坚持不懈地重视健康、管理健康。健康管理应该是伴随每个人终身的长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医院和医生。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自我管理健康,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就会增强,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就会提高。 摆脱亚健康方略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被视为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容易出现高血脂的因素为:有家族史,肥胖,高糖饮食,绝经,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生活无规律,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肝肾疾病等。 降脂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每日膳食应包括:一个鸡蛋、一袋牛奶(或酸奶),500克蔬菜及水果,100克净肉(按可食部分计算,如鱼、禽、畜等),50克豆制品,500克左右主食。适当摄入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大蒜、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等。 2.运动调养:如打太极拳、练气功、快走、骑车、游泳、做健身操等。上午10时和下午4~5时是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亚健康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以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常见症状为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祖国医学认为,精髓空虚、阴虚、气虚、血虚、阳虚、湿热、瘀血和气郁的体质容易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消除疲劳的措施 消除体力疲劳: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晚上洗热水澡和用热水泡脚,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 消除脑力疲劳:增加体育活动,适当饮茶。平时多吃些乳制品、蛋类、豆制品、果仁、鱼、虾及粗粮。 消除心理疲劳:讲究心理卫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时排除不良情绪。 失眠 人的一生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据研究,睡眠的作用包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促进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养颜护肤,延缓衰老。 影响睡眠的因素主要包括:1.环境因素:如噪声、光照、卧具不适或气候变化等。2.生理因素:如时差反应。3.社会心理因素:如为自己或亲人的安全而焦虑、为考试或接受重要工作而担心等。4.疾病:各种疼痛性疾病、夜尿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5.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焦虑症、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6.药物:最常引起失眠的药物有咖啡因、茶碱和各种兴奋剂。7.含有酒精的饮料也能影响睡眠。 失眠的自我调养 首先要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心理。其次,睡眠要守时规律。晚餐不摄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不在卧室工作、看书或做其他事情。午睡对失眠者是不适合的。在傍晚时分可进行体育运动,但应避免在入睡前2小时做剧烈运动。在临睡时及起床前揉腹,方法是以左手心按腹部,右手叠于左手背上,分别逆时针、顺时针按揉64周。再自胸部向腹部自上向下按揉64次,动作宜轻柔。 超重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3%的人体重超重,7%的人肥胖。肥胖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双亲体重正常其子女肥胖发生率为10%;双亲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为50%;双亲均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高达70%。如不加以纠正,超重就可能转变为肥胖。 超重的自我控制 首先应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以及燕麦、荞麦等富含粗纤维的食品,尽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和肥肉。早餐要有丰富的蛋白质,中餐要品种丰富,晚餐要少吃,且清淡易消化。不挑食,也不盲目节食。还应注重培养积极乐观开朗的健康心态,并坚持每日进行至少半小时的运动,一般以出汗并感微微气喘为度。 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是人体受遗传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在外界因子的作用下,当人体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的时候,反应性可能增强。例如过敏性鼻炎,就是这样一种常见和多发的过敏性疾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常年性和花粉症两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夏和秋、冬季节交替时更为多见,受到异味刺激也可发作。 防治措施 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致敏性物质。对于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可能脱离接触。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期应减少户外活动。常年性鼻炎者要改善居室环境,停养各种宠物,撤换地毯和羽绒被褥,经常为室内通风及进行湿式打扫,以减少灰尘。 健康要靠自己管 健康管理是一项伴随每个人终身的长期“工程”,需要自己参与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健康,管理健康,储蓄健康。 了解家族疾病谱 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多种疾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因此,了解自己的家族疾病谱,有助于了解自己易患疾病的倾向,指导我们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避开或消除有关危险因素,进行健康调养。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花一点时间来了解自己的直系亲属的疾病情况,并认真进行记录。 给自己建个健康档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定期进行体检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需求。而体检结果属于原始的健康资料,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的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妥善保管。 给自己建个健康档案,就是要把历次的体检报告、各项检查结果按时间顺序收集起来;同时,将自己出现过的主要健康问题记录下来。 定期体检 体检有助于许多疾病的早期发现,因此健康体检对每个人而言都必不可少。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应体检一次,但当我们感觉到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检。 辨体施膳 很多人喜欢将中药用于食疗和养生,但由于不辨药性,常常是看见别人吃什么药膳自己就用什么药膳,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常见的人体体质有9种,不同体质所用的药膳是不同的。药膳与体质相符,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否则,就难以发挥调养的作用,甚至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养生必须辨体施膳。 趣味阅读 “自古名医多长寿”。由于中医很重视养生,所以历代医家中得享高寿者较多。曾据《中国医学人名志》加以统计,有年龄的长寿者共149人(传说秦代的崔文子300岁、后汉的葛越280岁未计在内)。其中80岁以下者42人,80岁以上者70人,90岁以上者27人,100岁以上者10人。最小者28岁,最大者103岁,平均寿命超过80岁。 你问我答 问 我今年34岁,最近体检发现血脂略高于正常范围。医生让我少吃油腻食物,其实我平时很少吃这类食物。我怎样才能使血脂正常? 答 首先您应注意饮食均衡,主食中应有适量的粗粮,如燕麦、荞麦、高粱、小米等,还应注意少吃甜食。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熬夜,尽量不饮酒。还要加强锻炼,可选择游泳、球类运动,或是进行快慢交替的散步和慢跑,以汗出、微感气喘为度。 问 我是某广告公司的从业人员,虽然体力活动不多,但经常感觉乏力、心慌、气短、头痛。我有时真想休几天病假,可是体检结果并未显示异常。我好累,我该怎么办? 答 您首先应该关注一下睡眠情况,可以请家里人观察您睡觉时是否打呼噜。如果是,并且睡眠中常常呼吸不顺畅,甚至被憋醒,则应做睡眠监测,以了解是否存在夜间呼吸暂停的情况。如果有这些症状,就要积极治疗。 如果睡眠没问题,就可以考虑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您可以参照我们提到的一些方法进行调养。 问 一年来我身上长了些皮疹,医生说是神经性皮炎,并告诉我与精神紧张有关。是这样吗?我平时该注意些什么? 答 的确,您应该消除紧张情绪,还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洗涤用品和护肤用品。食物应清淡易消化,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饮食。适当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如新鲜的瓜果、蔬菜和粗粮。 问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三班倒,有时上白班,有时上夜班。这使我睡眠受到影响,有时感觉精神不济。长期如此,我担心自己会生病。请问该怎样加以预防? 答 您应尽量在不上夜班的时候于晚上10时半到11时入睡,尽量不睡懒觉,醒后不要赖床。晚餐不宜过饱。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问 我女儿24岁,平时身体尚好。就是从秋天开始总是手脚冰凉,怕冷,来月经时总是肚子痛,脸上开始起痘痘。检查身体后,医生说她没什么毛病。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女儿的症状得到改善? 答 您女儿的症状与她的体质类型有关,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调养。以下两点是需要她掌握的:1.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和冷饮。2.经期注意保暖,可用生姜红糖水温经祛寒。 问 我有个同事脸色又黄又黑,她最大的毛病就是经常便秘,大约1周才排便1次,每次排便都异常痛苦。像她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两三天排便一次的人却大有人在。有什么办法能纠正便秘? 答 便秘的原因有多种,因此纠正便秘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日常的调理方法对改善便秘有帮助:1.摩腹。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排便。2.增加饮食中的粗纤维,如多吃绿叶蔬菜及玉米、番薯等。3.增加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也可在洗澡时用热水和温水交替冲击腹部,利用水温调节以及水的按摩作用促进胃肠蠕动。 问 我爱人大毛病没有,就是特别爱感冒。别人挨着病人都没事,她却总是成为那个令人担心的传染源。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状态? 答 这说明她的抵抗力比较低,这种情况在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的人中比较多见。可选用党参、黄芪等有补气作用的中药炖鸡或炖乳鸽等,以益气固本;也可适当服用玉屏风散或补中益气丸等,以提高抵抗力。 问 听说有些疾病有家族遗传性,比如我父母分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我们做儿女的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检查身体和采取预防措施? 答 你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定期检查身体(每年1次体检,包括血压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如果出现伤口不易愈合或反复呼吸道、尿路感染等问题,应注意检测血糖。饮食不可太咸,也不可过食甜食,尽量少进食肥腻之品和动物内脏。生活应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专家档案 毛炜,女,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近4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6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广州市科技二等奖各一项,发明专利一项。擅长慢性肾脏疾病、亚健康疲劳状态、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与健康调养,善于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养生保健理论指导日常健康调养和疾病预防调护。 专家档案 林嬿钊,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负责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是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危重症的救治。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3部。曾获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抗击非典三等功和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