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怒易伤肝 以悲胜怒

2018-12-07 20:56:40浏览:4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怒,是一个人的意愿或活动遭到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勃发粗暴的情绪。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难,上下级的矛盾
怒,是一个人的意愿或活动遭到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勃发粗暴的情绪。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中的困难,上下级的矛盾,同志间的摩擦,邻里间的纠纷,家庭中的不和,生意场上被骗,人格被侮辱等等,均可引起一个人发怒。另外,心境不佳和脾气急躁的人容易发怒,身体有病或疲劳时,也容易发怒,发怒还与人的性格、血型、遗传素质等相关。根据发怒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不满、生气、小怒、大怒、愤怒、暴怒等多种。  一般来说,怒作为人的一种情志活动,本来也同其他情志活动一样,是一种正常应答反应,不会对身体构成危害。相反,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与平衡,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  但是,当人们面对挫折,出现暴怒或者发怒的时间超过了人体自身所能调节的限度,而在思想认识上又不能主动或被动地转移这种不良情绪时,怒就成为了一种致病因素,对身体构成危害,严重者可因盛怒而丧命。《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当然,因过怒而造成的危害,更多的是如血压升高、头晕头痛、中风、心绞痛、应激性消化性溃疡、昏厥等表现。中医学认为,情志的变化,分别由五脏所主,肝在志为怒,故过怒最易伤肝,而致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肝血瘀阻、升降失调、疏泄失常等。如《内经》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以悲胜怒法是中医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医认为,怒为肝志,悲为肺志,因金能克木,而肝属木,肺属金,所以可用“悲”来治疗各种由“怒”引起的疾患。古时有一少妇,因丈夫有外遇行为而愤怒导致生病不起。当时一名医生叫其丈夫以一石块,煎煮至烂后取汤给她服,其丈夫听信医生的话,昼夜不停地煎煮石头3天3夜,这位妇人见到丈夫如此关心体贴自己,并熬红了双眼,为其情所动,结果其病不药而愈。石头再煮也不会烂的,医生的高超就在于运用了“悲胜怒”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发怒时,不妨也想点令自己悲伤的事情,以此来抑制愤怒。 江苏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薛明新陈四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电话里面聊健康

上一篇:

又到冬令进补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