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常随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应以燥湿化痰为治疗大法,平素注意调护改善痰湿体质防止痰湿病证发生。
痰湿中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嗜酒无度,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以致健运失司,水湿内停,积聚生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头窍失养所表现出来的眩晕,头重昏蒙,舌苔白腻,脉濡滑的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眩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故见眩晕,头重昏蒙;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故见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中阻之象。
2、痰湿中阻是什么原因2.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2.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2.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2.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3、痰湿中阻有什么症状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性格比较温和,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脉象:脉濡而滑。
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痰湿中阻如何调理1、饮食调理
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痰湿体质的人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
2、药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