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患者能选择用药途径吗

2018-12-07 22:02:41浏览:6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武汉同济医院药剂科方建国   有的患者认为吃药不如打针见效快、作用强,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会要求医生给他打针或“挂盐水”。
武汉同济医院药剂科 方建国 
 
  有的患者认为吃药不如打针见效快、作用强,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会要求医生给他打针或“挂盐水”。而另外一部分患者的想法恰恰相反,患病后总希望多吃药,少打针,免遭“皮肉之苦”。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过于片面,一味地坚持,只会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静脉给药,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液,见效快,但不良反应发生迅速且严重,中药注射剂尤为突出。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抢救措施不到位,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口服给药,药物经过体内代谢,显效慢,但安全性好。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分为片剂、针剂、胶囊剂、丸剂等多种。将药物制成什么剂型,是由药物的性质、疗效和毒副作用等条件决定的。那么,怎样选择用药途径才正确呢?

  针对不同病症。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结合临床病症选择给药途径。氢化可的松用于严重感染时,应大剂量静脉滴注,用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应小剂量口服。庆大霉素用于肠道感染应口服给药,用于绿脓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应注射给药。

  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理化性质稳定、耐酸耐酶的药物,可选口服给药方式,如阿司匹林、氨苄青霉素。理化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如胰岛素等多肽类药物,在胃肠道中遇到酶会被破坏分解。链霉素在胃肠道中不被吸收,这些药物宜制成注射液。首过效应大(在肝脏内易被破坏)的药物,应避免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睾丸素,就被分别制成舌下含片和贴片。

  针对不同个体及疾病情况。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首选口服制剂,既安全方便又经济实惠,如复方丹参片、复方降压片等。不过,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药物代谢慢,用药应适当减量。儿童对于药物反应较敏感,用药需谨慎。长期抗生素静脉滴注,易造成耐药,并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引发二重感染,还可能造成肝肾损害以及造血功能障碍。因此,儿童应首选口服药。

  有些患者把口服药片或胶囊掰开研磨成粉末,自行涂抹于患处,认为这样对局部治疗效果好。其实,这样做可能会使患处局部药物浓度过高,易导致中毒反应,还可能影响全身的治疗。还有些患者,把抗生素滴耳液当做滴眼液使用,这种做法更危险。因为滴眼液严格要求无菌以及一定的酸碱度和渗透压,而滴耳液不符合这样的质量要求。擅自将滴耳液替代滴眼液使用,可能会刺激眼部,造成红肿、刺痛等不良反应,眼部炎症不仅未能得到控制,还有可能造成细菌二次感染,使病情加重。

  

  提示:正确选择用药途径,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作出选择,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切不可自行更改用药途径,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老年科都看什么病

上一篇:

颈椎病为何低龄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