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雪飞)“大腹便便”等显而易见的肥胖容易被视为健康大敌,但腰围正常者并不一定安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高血压代谢病中心近日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提示,隐性的内脏脂肪型肥胖尤其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因为这类腰围正常但内脏有过多脂肪沉积的患者同样存在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应予以积极防治,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为基础,合并血压升高和血糖、血脂等一系列代谢指标异常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腰围是判定腹型肥胖的主要指标。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我国上海等地学者应用CT和核磁研究,提出亚洲地区人群的腹内脂肪面积≥100平方厘米时可诊断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高血压代谢病中心何洪波等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2月在该院就诊,有血糖、血脂、血压或腰围任何一项异常的患者共846名进行了空腹状态下腹部CT扫描检查。他们在计算腹内脂肪面积后,将患者分为4组:腰围和腹内脂肪面积都正常(非肥胖组)、腰围正常但腹内脂肪面积超标(隐性肥胖组)、腰围和腹内脂肪面积都超标(肥胖组)和腰围超标但腹内脂肪面积正常(假性肥胖组),并将846人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497名患者在各组内的分布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隐性肥胖组的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显著高于非肥胖组,且男性患隐性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有关专家指出,此项研究只是以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结论还有待以自然人群为目标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