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肌劳损的原因
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使损伤的肌肉、筋膜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继而降低腰部功能,易出现腰肌劳损。
累积性损伤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活动及过度负荷,如久坐、久站、搬运重物等,使腰肌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牵伸状态。频繁受力且受力较大,会使腰部周围的软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后形成腰肌劳损。
腰椎先天性畸形常见的有腰椎骶化(是指第5腰椎与骶骨相融合而共同构成一块骶骨)、骶椎腰化(第1块骶骨从骶骨块中游离出来而形成第6腰椎)、隐性骶椎裂等,均可使肌肉、筋膜等组织缺少附着点,构成结构上的不稳定,当活动频繁或负重较大时,则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气候、环境因素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过大均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其他因素体弱及内脏病变可使腰部应激能力下降,腰部负荷重或频繁活动可造成腰部软组织损伤,出现腰肌劳损;妊娠后期,腰部负重增加,也易出现该病。
2、什么是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椎间盘与韧带组织的慢性损伤,发病原因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长期工作姿势不良,如弯腰用一侧肩膀扛抬重物,或是习惯性姿势不良,使腰肌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造成累积性劳损变性,软组织疲劳则产生腰背酸痛;第二种,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或下腰短缩畸形,或腰部外伤后,长期卧床不起,腰背肌长时间疲劳等;第三种,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或反复损伤使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产生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3、腰肌劳损发作时的症状
腰部酸痛
临床上腰肌劳损的症状是腰部酸痛,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疤痕或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疼痛部位
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腰肌劳损的症状。
反复性
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时,各种腰肌劳损的症状均明显加重,并伴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
腰肌劳损怎么按摩滚两手握拳,从腰部向上下滚动、按摩。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上身可配合前倾、后仰。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向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热感为止。
揉采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后腰左右两侧,用掌心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抖两手置腰部,掌根按于腰眼处,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叩用双手半握拳,用两拳的背面轻叩腰骶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到骶部顺序进行,两侧各抓36次。
按取坐位,以中指指尖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分别点按两腿委中穴(膝关节后窝正中)1—2分钟,被按部位应出现酸、麻、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