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璐□
日前,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被调查者饮用容器为聚碳酸酯(PC)塑料制成的瓶装水一周后,尿液中双酚A的含量会增加69%。此前研究表明,广泛用于水瓶、食品容器和奶瓶制造的双酚A可能有致癌性,并可能引发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可能对新生儿和18个月以下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这条信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实,除了双酚A之外,垃圾焚烧场排出的剧毒物质二恶英,用作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的农药DDT,一直用于电器产品之中的多氯联苯及铅、汞、镉等重金属,都在环境激素之列。那么,环境激素到底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应该怎样防范?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混进体内的“内分泌干扰素”
“现在,由于空气、水、食品中夹杂着大量的污染物,人类不可避免地生活在‘环境激素的海洋’之中。”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饮用水专家李复兴教授说,“人体会把无法识别的环境激素误当成‘自己人’,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素’,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双酚A的危害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加拿大已经率先禁售了含有双酚A的PC塑料婴儿奶瓶。”
“目前研究证实的可以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物,包括70余种化学物质和它们的衍生物。”李复兴指出,许多除草剂、杀虫剂、医用药物和重金属等都属于环境激素,某些防腐剂、增塑剂、洗涤剂、芳香剂、涂料染料、化妆品材料等也含有一些环境激素。它们会通过空气、食品和水等途径进入人体。
据李复兴介绍,环境激素所导致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93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在1940年~1992年的52年间,男性精子平均密度已由平均每毫升11300万减少到6600万,下降了41.5%;每次射精量由平均3.40毫升减少至2.75毫升。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环境激素的影响所致。
相关科研尚处起步阶段
北大三院化学中毒专家赵金垣教授指出,环境激素产生的效应是远期的,其后果主要见诸群体,目前尚无法将临床个案与环境污染关联起来。
赵金垣说,激素对人体产生影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量—效关系(化学物的效应与其剂量的定量关系)和时—效关系(血浆化学物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使效应发生变化的规律)的制约。“双酚A的化学结构和人体内的雌激素很相似。使用PC塑料瓶饮水后,人体尿液中双酚A浓缩物相应增加是当然的,但对这个结论并不能任意外推,以至于暗示接受测试的对象可能变得‘女性化’了。”
赵金垣指出,目前,环境激素的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评价其危险性、制定接触标准、确定其对人类的影响程度、把握多种环境激素的协同作用,都亟须更深入的研究。“和一些北欧国家相比,我国对环境激素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也相对落后。因此,我们更应提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积极制定研究计划,加大相关科研投入。”
北京IDM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赵飞虹也表示,塑料容器里的双酚A溶解到水中的含量到底是多少,我们还无从知晓。但比较而言,纯净水、矿物质水和热水更容易使塑料瓶中的有害物质溶出。
赵飞虹提醒大家在饮水时尽量使用玻璃容器,少接触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容器;中小学生尽量不用塑料容器盛装热水、纯净水或饮料;家长不要使用塑料瓶给宝宝喂热牛奶。
环境安全要靠“标准”把关
对于我们无法绕开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征涛表示,老百姓首先不必感到恐慌。“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种有害因素的最高容许浓度,这是一个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浓度。”刘征涛说,“只要各相关单位和监管部门严格按规定执行,将环境物质的浓度控制在标准值以内,我们生存的环境、吃进的食物、喝下的水就是安全的。”
刘征涛表示,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在发达国家,环境卫生类标准一般每5年~10年就会出一个更新版。但标准是相对稳定的,更新版只是对原有标准进行局部修订或增补。目前,我国的环境和卫生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和世界接轨。只要国际上有了新物质的控制标准,一般我们都会结合具体情况迅速研究跟上。”根据我国的卫生标准规定,聚碳酸酯树脂和成型品中酚的溶出量不应大于0.05 毫克/千克。
虽然标准的更新需要一个过程,但刘征涛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时刻生活在危险之中。“在我国,一种新化学品的生产或进口必须向国家申报、登记,并提供该化学品的相关健康数据,经过风险评估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
刘征涛认为,在标准的执行环节上,主管部门决策监管必须有力,老百姓才不用再为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问题而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