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痔疮的症状是什么
便血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
痔块脱垂
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疼痛
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瘙痒
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2、非手术治疗痔疮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局部用药治疗: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
口服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注射疗法:对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
3、手术治疗痔疮
血栓性外痔剥离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者。
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
痔环切术(Whitehead术)教科书上的经典术式,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
PPH手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
注意下身保暖
要保持全身的血液通畅,多喝开水,防止缺水,肠道干涩,大便干结。
避免久坐久立
及时治疗心、肺、肝等全身性疾病,以免引起腹压增加、痔静脉高压。
注意孕产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