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竞技体育研究中心主任 张忠秋
三五好友相约体育馆、健身房,酣畅淋漓地运动一场,挥汗如雨之余烦恼似乎也挥之而去。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身心负荷不断加重,这种借运动减压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美妙的悦体效应
30岁的小李时常由于工作不顺而烦恼。一次他应朋友之邀去打了一场羽毛球,随后,竟发现那些工作上不顺心的事也没那么烦人了,轻松愉悦的情绪在心中慢慢升起,整个人又充满了活力。这就是所谓的悦体效应。
悦体效应是指当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健身活动以后,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和感受。研究表明,适度负荷的身体锻炼方式能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会使人欣快和镇静,这正是运动能够带来悦体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运动健身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激活,使人们在从事锻炼后直接感受到舒适和愉快。这种效应可以即刻出现在一次运动负荷后,也可以在多次身体负荷之后有所体验,而这些愉快的体验又能使运动健身得到持续。
“运动奖赏”创造良好人际关系
运动时能产生一种叫做“尖峰时刻”的特殊心理体验,它包括最佳表现、高峰体验等多种良好的情绪体验。以跑步者的快感来讲,在跑步过程中人们会瞬间不可预料地体验到一种快慰感,感到充满能量、活力十足、欢欣鼓舞、健康幸福感高涨等,并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充实。“尖峰时刻”的经常出现,可以看做是运动健身者对自己的一种特殊而有价值的奖赏。
运动带来的奖赏不仅体现在健身者自己身上,还会惠及其人际关系。现代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日渐稀少,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通过运动健身往往会使参与者产生一种强烈的群体从属感。同年龄段的运动健身者可以通过运动扩大身心交往,开阔眼界,满足自己结友的乐趣,建立健康友情。不同的年龄段之间,老少同动,长幼互助,跨越年龄性别界限,也能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杨 舒整理)
链 接
尽管运动健身会对心理产生很多有益功效,但如果锻炼不科学或方法不得当,就会产生心理负效应,反而造成压力。
锻炼迷瘾
锻炼迷瘾指的是对有规律的运动锻炼方式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有消极迷瘾的人如果24~36小时不参加运动锻炼,就会产生戒断症状,如烦躁、内疚、肌肉颤抖肿胀,以及神经质等症状。其发展的高峰是锻炼依赖性。一旦产生这种依赖性,锻炼者就会像对酒精、药物或赌博一样,对运动产生精神依赖,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心理疲劳
过多过量的运动有可能不但无助于增强体质,甚至还会让锻炼者感到心理疲劳、浑身乏力,进而产生消极的思想情绪,如沮丧、失望等,甚至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造成身心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