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 李国平
运动误区
“关节越练越强壮,膝关节扭伤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崴脚也没什么”……这些看似正确的说法其实都潜藏着很大的隐患。很多热衷于健身的人多少都有一些认识误区,如缺乏有效措施预防损伤,或是损伤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把小伤变成大伤。所以——
误区1:膝关节扭伤休息就好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而膝关节损伤后往往又容易被忽视,认为通过静养就能获得痊愈。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膝关节的扭伤往往会伤及半月板和韧带等重要结构,轻者仅影响体育活动,重者能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及时治疗特别重要。
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损伤中发生率较高。该损伤往往在篮球、足球、滑雪、羽毛球等运动中发生。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往往有急性膝损伤史,受伤时患者常有关节内撕裂感,出现肿胀,伴有疼痛,一段时间后出现关节不稳。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影响运动功能,并继发关节内其他结构,如半月板和软骨的损伤。因此,对于那些想继续健身的年轻人来说,应及早诊断并采取微创手术治疗,以恢复交叉韧带的正常功能。
膝关节扭伤还容易伤及半月板,造成膝关节的反复疼痛。对于有些年轻女性或者韧带松弛的人群,膝关节扭伤后还往往造成髌骨脱位,有时形成习惯性脱位。这些损伤往往一开始易被忽视,但远期会造成膝关节功能受损,甚至造成骨关节炎等不可逆的变化。
误区2:关节越练越强壮
目前有些老年人把上下楼梯、爬山等运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健身方式,认为下肢会通过运动越练越强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不少老人的膝关节出现了肿胀、疼痛,导致上下楼困难,严重时行走都困难。难道生命在于运动这个深入人心的道理出了差错不成?
运动对生命确实非常重要,但是锻炼时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骨关节炎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它以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上下楼梯、登山等运动会加重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的负担。若超过膝关节的承受限度,就会对膝关节造成伤害。
对于出现膝关节问题的老人,发病期间不要进行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须让膝关节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配合一些止痛消肿的药物和物理治疗,膝痛症状会很快缓解。若长时间未得到缓解,则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在膝痛缓解以后,可改成散步和游泳等其他运动方式。而且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应掌握在不引起疼痛和其他不适的范围内,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误区3:崴脚无大碍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对此,有些人往往不会太在意,认为这没什么大碍。这种心态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统计显示,15%~20%的患者由于早期不重视,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留下顽固性的踝关节疼痛。
一般踝关节疼痛有三个原因:1.踝关节扭伤后局部韧带等软组织的炎性反应。这种疼痛有时在经过外固定后仍然长期存在,早期可通过理疗、局部封闭等治疗,关键是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避免再次损伤。2.踝关节不稳定。主要表现为踝关节反复扭伤、踝关节无力。不稳症状会使踝关节反复扭伤,导致踝关节松弛,并加快关节的退变,增加了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能。3.踝关节滑膜炎和软骨损伤。患者可感觉到踝关节的肿胀和酸痛感。踝关节扭伤后,由于慢性不稳和一过性损伤,会导致关节内软骨损伤和关节内滑膜炎,磨损严重时会导致游离体和骨赘的生成。
(周敬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