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和老伴原是双职工,已退休几年,如今是衣食不愁。可自从3个孩子成家搬出去住之后,他和老伴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老两口因心情不好,无事可干,经常变得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有时莫名其妙地会产生心慌和害怕等现象,还经常生病。这种由于家庭出现“空巢”而诱发的身心问题,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空巢心理”。
“空巢”老人除了应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之外,自己也应学会关爱自己,不妨尝试以下办法来摆脱“空巢心理”:
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以冲淡“空巢心理” 老人无事可干是诱发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有必要培养兴趣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广交朋友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极佳途径。老年朋友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倾诉内心的压抑与不快,这不啻是摆脱“空巢心理”的良药。
积极投身社会,重新确立追求目标 对于一些身体较好的老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充实心理、克服空虚的较好途径。如参加社区服务和建设,有一定专长的,可返聘参加专业技术工作和充当顾问等。重新确立新的追求目标是老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方式。
学会自我调节,过有规律的生活 老年人可找一些大众心理学和保健养生方面的书刊看看,以学会自我调节心情。另外还应学会有意转移注意力,如发呆抑郁时,可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焦躁不安等现象时,可静坐下来,听听积极向上的民乐,做做深呼吸等。总之,当情绪起伏不定时,老年人应加强自控力,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老人最好请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生活作息时间表,起居则依时间表进行,这对保养身体、克服心理问题是极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