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视频中“纸巾搅一搅,橙汁变透明”,还能好好地喝果汁吗?
让果汁褪色的,不是一般的“纸巾” 与其担心色素,不如担心“含糖量”
放入芬达搅拌再用清水洗后,吸附了人工色素的色母片仍呈现橙色。
三种带颜色的饮料测试,绿色的是苹果汽水,紫色的是葡萄汁,蓝色的是功能饮料。放入色母片搅拌后的效果对比图。
烧杯中加入不同剂量(从右到左分别是清水、1/2国家标准、国家标准、2倍国家标准、4倍国家标准)的日落黄,再用3张色母片搅拌过后的颜色对比。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话食科普”试验人员在展示烧杯里现场鲜榨的橙汁。
春节期间,每家每户必备的“年货”之一———各种花花绿绿的果汁饮料,又成了餐桌上的常见饮品。不过,每到这个时候,一则貌似科学的视频,就会在朋友圈流行。在网传视频中,网友用一张白色的“纸巾”,在倒满橙汁的杯子中搅了搅,橙汁就变透明了。与之对应,白色的“纸巾”则变成了橙黄色。视频中,网友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橙汁饮料中全是色素,“还是少喝为妙”。这个视频中的试验是真的吗?一张普通的纸巾,就能让橙汁褪色?五颜六色的果汁,真的全部都是色素吗?2016年12月22日,南都鉴定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话食科普”团队,走进广州C E C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一起探秘果汁与色素背后的真相。
鉴定由头
小视频刷屏朋友圈“纸巾”让芬达变“雪碧”
过年期间,果汁饮料成箱购买,成为超市里的常见景象。然而不久前,有一则小视频在朋友圈内刷屏,把爱喝果汁饮料的大众给吓了一跳。
该视频似乎是一则小试验,一位网友在烧杯中倒入芬达橙味饮料,再将一张白色“纸巾”放入烧杯进行搅拌,搅拌中就能很清晰地看到,饮料的颜色在慢慢地变浅。短短一两分钟,“纸巾”就变成了橙色,而烧杯中的芬达则褪色成了像清水一样的“雪碧”,根本看不出原来橙汁的样子。试验网友随即作结论说,“你看这样的饮料全都是色素,一点橙都没有,孩子们不能再喝了啊。”
实际上,鉴定君发现,这样的视频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出现。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视频在网络上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会被网友们疯转一轮。为什么这样的视频转发率会如此之高?鉴定君随机采访了几名在朋友圈中转发该小视频的广州市民。他们表示,自己转发这条视频主要是对果汁饮料的色素含量非常担心。“我们转发到朋友圈,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看到此视频,提高警惕,不要再喝碳酸果汁了。”
市民担心色素威胁身体健康
“现在的小孩大都喜欢喝饮料,这也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一个原因。”家住广州市华景新城的李女士就表示,自己的儿子最喜欢喝各类碳酸饮料,自己给他的零花钱也都是主要用在了购买各式饮料上。“平时上课,我们是有给他带水壶的,里面装的是白开水,可他从来不喝,一下课就往各类士多里跑,买各种碳酸饮料喝。”
鉴定君也随机采访了几位小学生。他们都表示,和白开水比起来,自己更喜欢喝饮料。一年级的俞同学说,自己最喜欢喝芬达和可乐,“饮料很甜啊,而且颜色很好看,看到不同的口味就想去试一试什么味道。”
每个超市都有一个庞大的饮料区,里面的各类“果汁”饮料品牌多得吓人。而且颜色非常鲜艳,有橙色、绿色、浅蓝、浅黄、深黄……绝对可以用“色彩缤纷”这个词来形容。考虑到对比试验的需求,鉴定君挑选了几款不同的橙汁饮料,包括试验中使用的芬达橙汁、一款号称100%橙汁饮料和真正的新鲜橙汁,准备现场榨汁检测。除此之外,鉴定君还购买了一些其他颜色的“果汁”饮料,包括蓝莓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看看在同样的情况下,是不是所有的颜色都很容易被吸收。
鉴定实录
不同颜色的果汁都会被“纸巾”搅透明?
●时间:2016年12月22日
●地点:广州CEC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
●对象:芬达橙汁口味饮料、芬达苹果口味饮料、佳得乐蓝莓口味、新奇士葡萄汁、号称100%的橙汁饮料和纯人工鲜榨橙汁
标签:太多色素褪色纸巾果汁